-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课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15年袁世凯政府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第一号共四条,要求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给他国,准许日本修建自烟台连接胶济路的铁路。 第二号共七条,要求承认日本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的特殊权利,日本人有居住往来、经营矿等项特权。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及南满、安奉两铁路期限,均延长至99年 1918年段祺瑞政府签订《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第一条 中日两国陆军,因敌国实力之日见蔓延于俄国境内…取共同防敌之行动。 第三条 中日两国当局,基于本协定开始行动之时,对于各自本国军队及官民在军事行动区域之内,当命令或训告,使彼此推诚亲善,同心协力,以期达成共同防敌之目的。凡在军事行动区域之内,中国地方官吏对于该区域内之日本军队,须尽力协助,使不生军事上之窒碍 公理战胜强权 公理战胜坊 “人类平等主义,是要欧美人抛弃从来歧视颜色人种的偏见” “抛弃军国主义,不许军阀把持政权” [陈独秀1918年12月29日《欧战后东洋民族之觉悟及要求》,《每周评论》,第2号] 当1918年一战结束后,北京学生在庆祝游行时,有不少人到美国驻华使馆前高呼:“威尔逊大总统万岁!”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美国是中国真正的朋友”。一些宣传新思潮的刊物也在大力称颂着美国的民主,称颂着威尔逊的十四条宣言。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在为《每周评论》中更是盛赞威尔逊关于“不许各国拿强权来侵害他国的平等自由”之言,乃是“讲公理不讲强权”,“屡次演说,都是光明正大,可算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对美国的期待,一时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流。 各界声援 孙中山声援青年学生,号召革命党人“有一分之力,当尽一分之力。”他说:“学生不能安心读书,挺身出来干预政治,总是由于政治太坏之故”美国一外交官说:“没有人不同意今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我本人也极感同情.” 1919年5月4日陈独秀在《每周评论》发表《两个和会都无用》: “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与世界永久和平人类真正幸福,隔得不止十万八千里,非全世界的人民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 上海工商联庆祝斗争胜利 1919年7月,孙中山公开发表了支持“五四”、反对逮捕学生的电文 北京警察厅于9月16日作出了释放陈独秀的裁决: “查陈独秀以传单煽人为乱,殊属违法,既据联名列保称无别情,看押三月有余,查察尚知悛悔,姑念系属学子,拟从宽准予保释。惟其不知检束,殊有破坏社会道德,拟仍按豫戒法第三条四款,施以豫戒。” 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在《每周评论》发刊词中提出了两大主义:“第一不许各国拿强权来侵害他国的平等自由。第二不许各国政府拿强权来侵害百姓的平等自由。”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一战结束,中国参加的协约国一方获胜 * 不拥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是单纯靠出卖体力获取收入的劳动者。 图右为《晨报》1919年6月10日三人被免职的消息。左图从上至下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外电报道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签和约新闻 中国代表拒签举动为何令西方 “殊为诧异”? 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的中国首次拒绝列强的安排的条约;是当时唯一拒签的与会国。 中国代表为何敢于拒签和约? 中国是一战战胜国,收回权益要求正当;中国国内五四运动;在巴黎留学生和劳工的斗争;中国代表团的爱国心。 中国代表团绝对拒绝签约未派代表至凡尔赛中国代表之举动令人殊为诧异 顾维钧 (1888—1985)。1912年任驻美国、古巴公使。 1918年作为巴黎和会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巴黎和会引发“国民外交”运动 5月4日 6月5日 北京(中心) 学生(主力) 上海(中心) 工人(主力) 2、五四运动的发展 3、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 1.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捕的学生 2. 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3. 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关键因素是什么? 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2007广东理科基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在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A 2、(2008上海)“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保路运动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