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空气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致空气教学设计

《致空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把握诗的内容,理解诗的主题及象征写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熟读此文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诗歌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诗中最精华的思想和精美的形式来熏陶感染学生,感悟真情、理想、希望和人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诗的象征意义。 2、难点:理解诗歌的象征写法和巧妙的构思。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资料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谜语导入:看不到,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世间万物离不了。(空气)同学们这么快就猜出来了,可见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物质,我们从不去在意它;而诗人则不然,他以敏锐的眼光抓住空气的特点,赋予了空气以新的象征意义,写了一首富有哲理的现代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致空气》。?二、课堂活动 (一)作者简介。 邵燕祥,1933年出生,195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城》。1955年出版《到远方去》,在当时的青年和诗歌爱好者中有广泛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出版诗集多种;1990年起主要从事随笔杂文写作,有组诗《五十弦》、《金谷园》发表。近年来时有新诗见诸报刊,总题《母语写作》。(二)朗读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自读,教师作朗读指导。.学生在小组内朗读,同学互相评价。.教师指名配乐朗读。学生评价。(三)第一次自学展示 1、内容:阅读全诗,整体感知。 诗歌不是随心所欲之物,它与其它文学作品一样,同样有着严谨的结构,试说说这首诗歌在结构上的特点?? 2、方法:先教师作朗读指导,?然后学生自读,再让学生在小组内朗读,同学互相评价,以读促理解。学生小组内合作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明确:? 全诗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诗节,总括空气的特点; 第二节至第五诗节,从几个方面讴歌空气; 第六诗节,总结全诗。? 预见性问题: 学生可能在在划分时出现起止不准确的情况,教师可从第一节,五节内容上提示,如两节相同内容“无所不在,踪迹难寻”。(四)第二次自学展示 1、内容:?(1)第1节中“我”指谁,“你”指谁?为什么把“你”称做“我的……朋友”?(2)第1节中诗人总括了空气的那些特点?(3)请用一句话概括第?2、3节的内容。(4)你觉得第2节中那两个词用得最巧妙?为什么?(5)2、3节中是紧扣空气的哪种属性来写的?(6)4、5节中有哪些意象,你是怎样理解的?()第六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第六节内容是不是第1节简单的重复?为什么?()作者写这首诗就是为了赞美空气吗?为什么?()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用什么象征什么? 2、方法:小组内先个人朗读,然后组内讨论。 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明确: (1)我是诗人自己,你是空气,诗歌以第二人称你开头,把空气当作我的朋友来称呼,奠定了全诗的叙述角度和抒情方式-述说和直抒胸臆。全诗就像诗人面对知心朋友在真诚述说。? (2)?“质朴到透明”、“无所不在”又“踪迹难寻”。?? (3)第2节在孤独和黑暗中,空气陪伴着我。第3节在我将要窒息时,空气给我生命。? (4)动词“沉”用最巧妙,两个“沉”字写出了黑暗之深,孤独之深,我被孤独和黑暗包围的绝望。? (5)空气给予人呼吸,给予人生命。?(6)第4节中除了空气还有“地牢”“海风”“森林草野的青气”。“地牢”象征险恶的,禁锢人的处境,“海风和青气”象征“关怀”“希望”“信念”“理想”等等。第5节除了“空气”主要还有“街头”“柳丝”“丁香”它们象征“自由”“幸福””美好地生活”等等。?()内容上是对全诗的总结。因为再次强调踪迹难寻又无所不在所以与第1节遥相呼应,形成一种工稳的结构。? ()不,它只是重申了第1节空气的特点“踪迹难寻又无所不在”。除此之外它还概括了空气与人的关系:“厮守身边却默无一语”。最后两句,诗人直接抒发了人类与空气永不分离的感慨。“永不分离,永不分离,到最后一息”,这既是诗人对空气的赞美,同时也是诗人真诚的希望。? ()不是,借歌咏空气,赞美了人世间的真情。?五、本课小结?这是一首用 ()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以人们司空见惯的,习焉不察的空气为歌颂对象。抓住空气的特点:“无所不在”又“踪迹难寻”;“厮守身边”又“默无一语”。在对空气这一须臾难离的自然现象的讴歌中,寄予了诗人对真情、真理、理想、信念的赞颂和呼唤。? 、问题研究、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许我以湿咸的海风,森林草野的清气。这句话仅仅是在写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海风味和草的味道吗?还暗示了其他的什么?明确:除了写海风吹送来的清新气息,

文档评论(0)

cuo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