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EC Program 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原料质量作为产品质量的源头,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命运 我们要想获得优质的产品,必须从源头抓起 这个源头的第一步就是采购,所以要求采购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质量意识和强烈的责任心 第二步是原料到厂后的质量检验,有品控人员负责,要求品控人员必须质量意识强,并且对原料和成品非常熟悉,能由原料质量判断成品质量 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重在生产,品控依据标准核查指导,并不断规范 只有各个环节相互配合,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才能保证我们生命线的不断延续 玉米不完善粒主要是玉米破碎粒,玉米破损后,其表面积会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容易导致玉米快速氧化,玉米质量急剧下降,同时破损的玉米失去了种皮的天然保护,各种霉菌可以轻易的侵入,导致玉米发霉,各种毒素增加。 虫蚀粒、热损伤粒,发芽粒等,其本身的营养价值被破坏 病斑粒、生霉粒受到霉菌毒素的侵害,对动物机体影响极大 玉米中的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B2、G1、G2)、伏马毒素、呕吐毒素、赤霉烯烔(F-2毒素)、赭曲霉毒素A、T-2毒素 其中以黄曲霉毒素最为常见, 黄曲霉毒素B1含量最高,毒性最强,国家规定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小于50ppb(千万分之一),仔猪料中含量小于10ppb,成年猪料中含量小于20ppb 黄曲霉毒素主要导致动物肝脏功能下降,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引起腹水、脾肿大、体质衰竭等病症,并使动物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疾病 呕吐毒素国家标准为1000ppb,今年河南玉米呕吐毒素含量一般都在1000ppb以下,根据产地不同,部分地区超过1000ppb 呕吐毒素主要导致动物产生呕吐现象,当动物摄入被呕吐毒素污染的饲料时,会产生厌食、呕吐、腹泻、发烧、站立不稳、反应迟钝等症状,并对免疫功能有明显影响 玉米越新鲜,呕吐毒素含量越低 赤霉烯酮(F-2毒素)国家标准为小于500ppb,今年河南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一般在200ppb以下,去年东北玉米含量一般在300ppb以下 玉米赤霉烯酮具有雌激素的作用,能引起动物流产、死胎、返情等生殖异常现象 不同大豆品种 东北豆质量对比 进口大豆中的杂质 进口大豆中的杂质 对品控人员的要求 能快速感官鉴定玉米的水分含量,并能根据玉米的外观色泽和霉变粒含量鉴别玉米产地和毒素情况 严格控制玉米的杂质、不完善粒和霉变粒,做到批批检测,包包检验 根据大豆的外观,能快速鉴定大豆的产地、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 严格控制大豆的外观色泽和杂质含量,并能判定大豆的外观和杂质对成品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玉米为什么要膨化 微观结构无序化,有利于酶的作用; 体积变大,有利于溶性成分溶出; 淀粉降解,获得较高的a-淀粉 蛋白质裂解为氨基酸,利于吸收 有焦香味:诱食性好。 淀粉和蛋白的降解产物增加,水溶性成分升高,有利吸收。 玉米膨化后适口性和消化率都得到了改善。 不同加工方法淀粉糊化效果对比 不同产地大豆生产的成品外观 不同产地大豆生产的成品外观 膨化大豆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两种不同的挤压膨化方法 湿法膨化 结构复杂,附有精确的测量系统,可以测定的加入调质器或膨化腔中蒸汽 调质是该工艺的一个重要过程,可以加强对熟化的控制 非常有效的避免“熟”过头,从而保证营养成分的不流失和充分利用 目前,湿法膨化大豆逐渐成为膨化行业发展的趋势 两种挤压膨化方法的比较 简单 复杂、精确 机械构成 易发生 基本不发生 美拉德反应 小 大 设备投入 无 准确监控 测量系统 低 高 维生素存留率 存留物料表面 反浸物料内部 油脂分布 差 高 物料营养利用率 机械能 机械能+热能 膨化能量来源 差 好 膨化均匀度 干 法 湿 法 项 目 膨化玉米的质量控制 生产过程中,对膨化玉米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玉米水分 A、水分过高,淀粉糊化度低,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B、水分过低,加热过度,营养物质流失 C、水分在15%左右膨化效果最好 玉米粉碎细度 A、粉碎过细,物料不容易推进 B、粉碎过粗,会出现未爆开的玉米小颗粒 C、一些厂家建议使用1.5-2.0mm的筛片进行粉碎 膨化温度 我们目前使用的干法膨化,膨化温度范围一般在100-150℃,最高时达到160 ℃ 容重与淀粉糊化度的关系 根据容重,有人作出如下分类: 完全糊化 ≥90 60--80 糊化度% 4--8 8--10 较高 水分% 140--170 100--150 80--120 膨化温度℃ 100--300 300--500 >500 容重g/L 高等膨化度产品 中等膨化度产品 低等膨化度产品 项目 容重与淀粉糊化度的关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