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马克思国外的发展摘要.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是谁? 爱因斯坦 马克思 1999年,先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 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一百五十多年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敢于和善于吸取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   这个学说是什么?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经济前提: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关系方面的深刻变化 阶级基础: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 思想基础:三大思想来源 主观努力:马、恩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经济危机 第一次:1825年,在英国爆发 根源: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 阶级矛盾尖锐: 工人阶级为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同资产阶级展开多种形式的斗争,工人运动逐渐兴起 《海涅诗选》 忧郁的眼里没有眼泪, 他们坐在织机旁,咬牙切齿: “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 我们织进去三重的诅咒—— 我们织,我们织!  一重诅咒给那个上帝,……  一重诅咒给阔人们的国王, ……  一重诅咒给虚假的祖国,…… 《底层人》 阶级基础(工运需要理论指导,工运实践为理论创立提供条件) 1831、1832年里昂工人起义 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 1844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的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恩格斯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思想材料”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思想来源,即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物质的经济的事实”指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指工业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 ①深入工人中,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②建党活动,成立共产主义者同盟 ③理论研究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莱茵报》编辑部 (3)意义: 标志: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较为全面完整系统的阐述: 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阶级斗争学说。 ③无产阶级使命。 ④斗争口号。 ①第一次较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起来。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 1848年版 1920年中译本 马克思主义在国外的发展 第一国际 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 Workingmens Association),1864年英法德意四国工人代表在伦敦开会成立,马克思代表德国工人参加该组织的工作,并逐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组织指导思想。由于会名太长,有时人们取它的第一个单词“International”,简称为“国际”,历史上即称为“第一国际”。 1871年,第一国际法国支部参加并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但是随着巴黎公社的失败,组织也日渐衰弱,1876年正式宣布解散。 第二国际 第二国际即“社会主义国际”“社会党国际”,1889年在巴黎开第一次大会,通过《劳工法案》及《五一节案》,决定以同盟罢工为工人斗争的武器。欧战时各国的国家社会主义派违背了“非战”的决议,反而帮助资产阶级去从事国际战争,于是第二国际几同无形消失。及欧战终了,各国社会党会议,通过《拥护国际联盟案》,并筹备恢复第二国际。1920年在日内瓦召开大会,第二国际才恢复起来。 第二国际并未正式宣布解散,只是停止活动,但列宁在1914年8月4日德国社民党议员在德国国会投票通过军事预算案消息后,宣布:“第二国际已死,第三国际万岁!” 第三国际 第三国际成立于1919年,在莫斯科成立,当时俄国无产阶级已经革命成功,建立苏维埃政府。第三国际本名“共产国际”,以别于第二国际底本名“工人国际”。第三国际初成立时各国支部差不多皆为第二国际原有的支部分裂出来的,即第二国际中的革命派发展为第三国际,正式抛弃改良主义,而号召世界革命。 第三国际的领导是保加利亚人基米特洛夫,真正权力中心在斯大林。 。 1943年5月15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为适应反法西

文档评论(0)

宝贝计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