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0-4 固-液界面 固体表面力场不对称,故存在润湿和吸附现象。 1. 润湿角及杨氏方程 1805年,Young提出,当把液体滴在固体表面时,平衡时,可从力的角度导出一个方程: 接触角:气液固三相点处,气液界面的切线与固液界面的夹角 ——杨氏方程(or润湿方程) * 润湿:固体表面上原来的气体被液体取代。 接触过程的 △G<0。Gibbs函数降低越多,越易润湿。 1. 润湿现象 固 液 液 固 气 (1)沾湿(adhesional wetting) (改变单位面积) 自动进行 粘湿功 * (2)浸湿(immersional wetting) (3)铺展(spreading wetting) 气 固 固 液 液 气 自动进行 浸湿功 当小液滴的表面积与铺展后的表面积相比可忽略不计时, S ≥ 0 自动铺展 铺展系数: 固 气 固 液 液 * 沾湿 →浸湿→铺展,过程进行程度依次加难 (4)三种润湿的比较 三种润湿中的? l 可测,但? s、 ? sl不可测量。 对单位面积的润湿过程: * 将杨氏方程 代入润湿方程有: >0,θ<180o 沾湿 >0,θ<90o 浸湿 ≥0,θ=0o 铺展 习惯上也用接触角来判断润湿: ? 90°润湿; ? 90°不润湿; ? = 0°或不存在,完全润湿; ? = 180°完全不润湿。 * 恒温恒压下: dT,PG = d(? ·A) = A·d? + ? ·dA 纯液体: ? 为定值,降低Gibbs函数的唯一途径是减少液体表面积 ; 溶液: ? 与组成有关, 可自发进行溶质在溶液表面的吸附而改变溶液 ? §10.5 溶液表面的吸附 * Ⅰ: 无机酸、碱、盐、多羟基化合物等 c?,? ?,称为表面惰性物质 在表面发生负吸附。 Ⅱ:醇、酸、醛、酯、酮、醚 等极性有机物; c?,? ? ;正吸附 Ⅲ:表面活性剂(8C以上的有机酸盐、胺等), c?,? ? ?;正吸附 Ⅱ 、 Ⅲ 类物质均可称为表面活性物质 1. 溶液表面的吸附现象 * Γ:溶质在单位面积的表面层中的吸附量(mol?m-2) (即:与内部比较,单位表面层上溶质的过剩量,亦称表面过剩.) c: 溶质在溶液本体中的平衡浓度(或活度)。 (1877年) 2. 表面过剩浓度与Gibbs吸附等温式 * 由Gibbs公式 可知: * 3. 表面活性物质在吸附层的定向排列 一般情况下,表面活性物质的 ?- c 曲线如下图 (a)稀溶液 (b)中等浓度 (c)吸附趋于饱和 * 实验表明:许多长碳链化合物的横截面均为0.205nm2 ,说明饱和吸附时,分子是直立在表面的。 由?m可求吸附分子的横截面积am: 测 ? ~c ? ? ~ c ? ?m ? am (Gibbs公式) (Langmuir公式) * (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可按在水中是否电离,分为离子型与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 亲水的极性集团 ? 亲油的长链非极性基团 结构: 4.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一类两亲性质 的有机化合物。 即分子间同时含有亲水的极性基团和憎水 的非极性碳链或环。 * * (2)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 在水溶液表面吸附和形成胶束 表面活性剂的两个重要参数: cmc和HLB (a) 稀溶液 (b) 开始形成胶束 (c) 大于cmc的溶液 * ? ? cmc c 从Γ—c曲线可知,Γ→Γm时,与之对应的?-c曲线上的?降至最小值不再变化。此时若再增加其浓度,将形成胶束。 胶束(团)的形成和临界胶束浓度: 形成临界胶团所需表面活性剂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团浓度cmc 胶束的形状可依浓度不同而呈球状、椭球状、棒状及层状。 * 表面活性剂的许多性质在cmc处发生转折,例如电导率,渗透压、去污能力、增溶作用等。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性质 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