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示范区肿瘤登记指标—final.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指标设置依据 各项指标的设定是参考国际五大洲癌症发病报告要求的指标要求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根据目前我国肿瘤登记的平均水平设定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及性。 肿瘤登记考核的主要方式 查看相关文件、方案、调查表、数据库及报告考核肿瘤登记工作的开展情况,结合听取汇报和病例抽查等方式进行考核 对上报的数据资料计算各项指标 详细内容和要求请参考: 《示范区手册》 《肿瘤随访登记技术方案.doc》 肿瘤登记考核的评分标准 覆盖率100% M/I 在0.6和0.8之间 MV%66% DCO%15% 发病率与前一年比较浮动在10%以内 覆盖率未达到100%的不得分 符合上述要求得25分。覆盖率达到100%,但四项指标中有一项不达标的得20分,有二项不达标的得15分,有三项不达标的得10分,四项均不达标的得5分 年度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和生存的分析年度报告分析应当涵盖背景、目的、信息来源、收集流程及步骤、登记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包括发病率、死亡率、生存率、变化趋势)、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得20分 附:高危人群发现之 肿瘤早诊早治 重点肿瘤 男性 女性 顺位 肿瘤 粗率 1/105 构成比 肿瘤 粗率 1/105 构成比 1 肺癌 67.93 22.26 乳腺癌 43.19 17.53 2 胃癌 45.36 14.86 肺癌 34.2 13.88 3 肝癌 40.01 13.11 结直肠肛门 26.68 10.82 4 结直肠肛门 32.50 10.65 胃癌 21.74 8.82 5 食管癌 26.85 8.80 肝癌 13.92 5.65 6 膀胱癌 10.53 3.45 食管癌 12.72 5.16 7 前列腺癌 9.80 3.21 子宫颈癌 11.64 4.72 数据来源:《 2010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 附:肿瘤早诊早治 早诊率 早诊率=某重点癌症筛查出的早期病例数/筛查出的病例总数×100% 早诊率≥50% 筛查人数 1000人以上 附:肿瘤早诊早治 技术方案 参考中国癌症基金会的早诊早治技术方案 /info/SortContent.asp?SortId=356 附:肿瘤早诊早治 * * 肿瘤登记的基本要求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 陈万青 2011年4月20日 肿瘤登记 肿瘤登记是一项 按一定的组织系统经常性的搜集、储存、整理、统计分析和评价肿瘤发病、死亡和生存资料的统计机制。 肿瘤登记报告的意义 科研 提供肿瘤谱和发展趋势的详细资料 不同种类的流行病学研究 肿瘤防治策略 计划,确定预防重点 监测 确定优先项目 健康教育 预防措施评价 开展人群肿瘤登记的基本条件 政策保障 领导重视 健全有效的基层医疗保健网 完善的死因监测系统 可靠的人口资料 肿瘤登记机构的组织 经常和系统收集、保存、整理、统计和分析恶性肿瘤病例资料的部门 机构设置: 可以是卫生行政部门或有关卫生业务单位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设在肿瘤防治、研究机构内 编制:具有相应专业水平的工作人员(建议每个登记处至少配置3名专职人员,如覆盖人口超过50万适当增加) 机构负责人:流行病学,公卫,临床学 顾问:病理,肿瘤临床,流行病学,公卫,卫生统计 工作条件:场所,资料室,计算机 经费 政策保障 国家和地区法规 《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年)》目标之一: “重视癌症信息的收集和危险因素的监测及控制” “健康中国2020” 部门行政管理文件和条例 政府(卫生厅/局)规范性文件 管理条例 专项研究的合作协议和合同 例: XX市恶性肿瘤报告办法 报告范围: 全部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 填报对象 本市户口 登记报告系统覆盖人群的大小,国际上的肿瘤登记处人口覆盖一般在一百万到五百万之间(最好覆盖整个行政区) 经病理组织学、细胞学检查、手术及其他专门检查诊断和临床诊断(排除其他疾病)确诊的 对原发恶性肿瘤漏报的复发和转移病例 对原发恶性肿瘤漏报的死亡病例 报告程序 信息发布和个人隐私保护 职责和任务 市卫生行政部门 统一领导和管理 区、县卫生行政部门 辖区内组织领导和管理 市、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组织实施、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和评价 市肿瘤防治科研机构 配合开展技术指导、人员培训、质量控制和评价 二级以上各类医疗机构 责任报告单位,实行首诊医生报告制度 健全有效的基层医疗保健网 有肿瘤诊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辖区内:大城市,医疗条件好的地区 辖区外:外出就医多的地区 推荐:大部分癌症病例能够在当地确诊 完善的医疗保健机构 在当地及周围地区能够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ywx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