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形成的关键问题要点.ppt

建筑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形成的关键问题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形成的关键问题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崔庆怡 2015年9月19日 报告内容 1.前言 2.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现状 3.影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形成和发展的关键 4.结语 1、前言 产业链概念:产业链是产品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连和空间链的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均衡过程中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交换。上游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向上游环节返馈信息。 据资料表明:2000年美国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产值达2360亿美元,从业人员110万,企业5万家,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 1.1产业链 是从建筑垃圾产生的源头开始一直到各类制品的应用所涉及到的相关的储存、运输、加工(分类,筛分,破碎等),制品生产及现场施工全过程各个环节。建筑垃圾由废料变为有用的资源,由对环境有害改变为有益,从而重新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1、前言 1.2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链 体量巨大,占用大量的土地和空间。 成分复杂,不易分离。 严重污染环境和地下水源,已威胁到正常人居生活。 1、前言 1.3建筑垃圾的特点 这些特点也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面临了机遇和挑战。 2、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现状 2.1建筑垃圾围城危害的严重性,已得到普遍的重视。大中城市建设及拆迁工程量大,时间集中,建筑垃圾存量激增,使环境恶化加剧。 2.2城市建设所需的天然砂石资源的枯竭,导致其质量下降,价格上升,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的前景。 2.3建筑垃圾源化利用已提高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层面, 1992-2013共出台19个相关的政策法规。 2.4规范和标准正在建立和健全。 2.5工程应用刚起步。 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规的方针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单位实施、公众参与。” 这一方针充分体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产业链发展的客观要求。 建筑垃圾源头管理尚不能适应建筑垃圾排量及激增的要求。以西安为例。年排量已达3000万t,周边20km范围内已有8个消纳场,均已满载,正计划开辟50km以外新消纳场。运距增加,排渣成本大幅度提高,运输车辆数量增多,渣土车交通事故多发已成为公害。 3、影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产业链形成和发展的关键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有条件的地方,采用有序拆除,预先分离建筑垃圾中的钢材、木料、塑料等,再采用移动破碎分类分级,将现场生产的再生骨料运往再生材料制品厂或工地。 (再生砂浆在黄帝陵祭祀广场修复工程的应用)。 3、影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产业链形成和发展的关键 3.1建议改变依赖消纳场堆存建筑垃圾的定向思维 2)将消纳场加以改造,作为再生骨料的生产基地。既不需要新占土地,又可延长消纳场的使用周期,还可节约运输成本,增加消纳场附近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陕西龙凤石业有限责任公司消纳场建筑垃圾处理生产线)。 3、影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产业链形成和发展的关键 3.1建议改变依赖消纳场堆存建筑垃圾的定向思维 3)上述的措施涉及管理部门众多,应由政府主管领导协调推动方可有效实施。 3、影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产业链形成和发展的关键 3.1建议改变依赖消纳场堆存建筑垃圾的定向思维 传统的建筑垃圾处理模式是将是砖渣与废混凝土渣混合破碎,然而砖渣与废混凝土渣性能各异,特别是强度和吸水率有显著差别。若是无比例的混合,则只能用于生产低品质的混凝土制品,不能满足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对原材料稳定性的要求,应该予以分离。 3、影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产业链形成和发展的关键 3.2建筑垃圾的分类是提高建筑垃圾使用价值的关键途径。 目前西安已有企业开发了基于形态效应的分离方式,对砖混结构拆迁的建筑垃圾进行分离,砖渣和废混凝土分离效率可达到90%。废混凝土渣再生骨料组成和性能相对稳定,取代部分天然骨料,可以配制C30再生混凝土,技术经济效益显著。纯砖渣再生骨料可配制低强度等级的轻骨料混凝土制品和砂浆,具有密度低、热工性能良好的优点,实现了物尽其用,扬长避短效果。(大华纱厂改建工程)。 3、影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产业链形成和发展的关键 3.2建筑垃圾的分类是提高建筑垃圾使用价值的关键途径。 因此,分类分级将大幅度提高建筑垃圾终端产品的价值,在已有优惠政策的激励下,也使从事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的企业有利可图,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影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产业链形成和发展的关键 3.2建筑垃圾的分类是提高建筑垃圾使用价值的关键途径。 前几年在北方地区生产的低强度再生混凝土铺地砖和砌块,经过数年的气候环境变化,有许多制品强度下降,普遍出现掉皮、缺角、开裂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