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前指导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闻点评 【例题1】新闻点评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观点明确,见解独到,不超过50字。(4分) 今年,南大、东大、南师等省内九所高校将陆续迎来110华诞。官居显位、身份显赫的校友,自然成了各家邀请的重要人物。不过,日前,南京大学提出110周年校庆“序长不序爵”,来的校友不看官衔大小,以长幼排序,引起轰动。 【答案】示例1:南大不办政治校庆,给满眼官本位的社会吹来一股清新之风,让人们再看到大学精神之光! 示例2:南大校庆校友接待不看官衔大小,摒弃校庆职能的异化,让大学文化的价值高于权力的价值。 示例3:南大办校庆“序长不序爵”本是“常礼”,竟引起轰动,足见官本位思想对大学乃至社会的毒害之深。 (简要概括新闻事件2分,观点明确、独到2分,语句通顺1分) 【解题思路】答案分为两个部分:先用短小的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然后再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折射了什么,凸显了什么,带来了什么等等。 例题2:阅读“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注:(1)单位:万人 (2)选自《中国教育报》 (1)用一句话概括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特点。 ? (2)用一句话概括改革开放以后20年的特点。 (3)用一句话揭示图表所蕴含的主旨。 参考答案:(1)从在校学生人数的角度看,改革开放以前30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时曲折的大起大落的。 (2)改革开放后20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3)改革开放使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例题3.阅读下面的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     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感情。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不译作“霉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律”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  【参考答案】 对别国国名的翻译,中文能表达美好的感情,而外文不能。 (答题时要强调中文翻译的感情色彩优势。另外,压缩语段时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完整,不要把句子写成短语。 )  例题4.阅读下面一段话,试概括出食盐抢购风波已平息的四个主要标志。(每条不超过5个字) 经过各部门、各地区密切配合,采取积极措施,抢购食盐现象已经平息,市场秩序恢复正常。据对16家大型连锁超市重点调查,目前库存量比17日增长1倍多。广东库存12.5万吨,黑龙江库存7万吨。成都比前一日销量下降72%,青岛下降63%,福建下降55%,北京下降46%。各地已经没有排队购盐现象。山西、陕西、广西等地超市购盐顾客稀少,广州、郑州、上海等少数城市的销售网点甚至出现顾客要求退盐的现象。老百姓就少了些心慌,多了踏实。 库存充足、销量大降、购者减少、百姓心安 5.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光通信”。(不超过30个字) 有线电通信是一种通信方式,光通信则是从有线电通信发展而来的。光通信的光源是小型激光器。有线电通信是靠电缆传输信号的,而光通信的线路则是光缆。石英是重要的光学材料,是制作光缆的主要材料。常用的光通信有大气激光通信、蓝绿光通信、红外线通信和紫外线通信等。 【答案】“光通信”是一种以小型激光器为光源,靠石英制成的光缆传输信号的通信方式。 审题(至少花5分钟,但原则上不能超过10 分钟) 白鹭立雪,愚人看鹭。 聪者观雪,智者见白。 ——林清玄 * * (一)  地理课上,老师把一幅世界河流分布示意图挂在黑板上,问:“同学们,这幅示意图上的河流有什么特点呢?”“都不是直线,而是弯弯的曲线。”同学们回答说。“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也就是说,河流为什么不走直路,而偏偏要走弯路呢?”老师继续问。  老师和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有着怎样的思考呢? 河流走弯路,拉长了流程,接纳了更多的支流,汇聚起更大的能量; 为了走得更远而选择弯路,流程拉长,单位流量减少,河水对河床的冲击力也随之减弱; 有些障碍无法逾越,选择弯路是为了避开一道道障碍,最终抵达遥远的大海; 河流弯弯是常态,目标达成无捷径; 河流的弯曲是顺应地形地势自然而然,只有顺其自然才能达成目的; 为了实现目标不必急于求成,要以退为进能屈能伸; 河流曲折而行是长期斗争妥协的结果,是与大地的讲和; 河流选择走弯路是为了更多地滋润大地,惠泽众生; 河流选择走弯路是为了欣赏沿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