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7章材料的表面改性处理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碳氮共渗 7.2.3 碳氮共渗 ( Nitrocarburizing) 高温C—N共渗 中温C—N共渗 低温C—N共渗 1 .?中温C—N共渗 a.?工艺: 加热 850—870℃,通入煤油分解[ C ],氨气分解 [ N ], 保温3—4小时,渗层 0.1 ~ 0.15mm/小时。 出炉可直接淬火,然后在 180—200℃回火。 b. 渗层组织与性能 渗层(0.4—0.6mm) 比渗碳薄, 硬度和耐磨性比渗碳高 c. 应用与工艺路线 同渗碳。 第二节 表面化学热处理 7.2.3 碳氮共渗 ( Nitrocarburizing) 利用尿素分解 [ C ] 和[ N ] (NH2)3CO →2[ N] + 2H2 + CO 2 CO → CO2 + [ C ] 加热温度为 500—570℃,处理时间 1—3小时。 渗层为 0.01—0.02mm氮化物白层 + 0.1 ~0.4 mm扩散层。 应用:性能低于氮化,但生产周期短, 常用于各种中、高碳钢零件,也可用于刀具、模具等,以及 铸铁件,如 气缸套等。 第二节 表面化学热处理 3. 低温氮碳共渗(气体软氮化) ●共渗剂: 氨气和渗碳气体混合气、尿素分解 [ C ] 和[ N ] (NH2)3CO →2[ N] + 2H2 + CO 2 CO → CO2 + [ C ] ● 应用:气体软氮化不受钢种限制,常用于各种中、高碳钢零 件,也可用于刀具、模具等,以及铸铁件,如 气缸套等。 ● 共渗层性能:比纯氮化硬度低,但韧性高,渗层不易剥落,并有减摩的特点,在不良润滑和高磨损条件下,有抗咬合、抗檫伤的优点,耐磨性明显提高,还有较的疲劳强度 。 由于处 理温度低,时间短,所以零件变形小。 ● 渗层组织0.01 ~ 0.02mm氮化物白层 + 0.1 ~0.4 mm扩散层。 ●共渗温度和时间:为 500—570℃,处理时间 1—3小时。 2. 低温氮碳共渗(气体软氮化) 3)比较 合金结构钢 HRC53-60 中温碳氮共渗 820-860 2-8 以渗碳为主 0.5-0.8mm 淬火+低温回火 合金工具钢 HRC54-63 低温氮碳共渗 500-600 1-6 以渗氮为主 0.1-0.4mm 不需要 材料 性能 名称 温度(℃) 时间(h) 作用 渗层 热处理 第二节 表面化学热处理 1.?离子氮化 ◎ 在真空炉内进行,工件接高压直流电源的负极,真空钟罩接正极。抽真空后充入氨气。 ◎ 氨电离分解成 N、H 和 e并在工件表面产生辉光放电 ◎ 正离子轰击工件表面,使工件升温 ◎ 正离子在钢件表面获得电子还原成[ N ]渗入零件表面形成氮化层。 优点 效率高(周期只有气体氮化的1/2~1/5),节能,气体 少,无污染。 缺点 设备贵,工艺成本高。 第三节 离子渗入及注入处理 1.热喷涂 热喷涂是通过火焰、电弧或等离子体等热源将某种线状或粉末状的材料加热至熔化或半熔化状态,通过气流吹动使其雾化,并高速喷射到经过预处理的基体表面,以形成喷涂层的表面加工技术 。 第四节 表面工程技术简介 热喷涂工艺 线材喷涂分两步第一步是打底过程 ,一般用钼合金和不锈钢进行喷涂 第二步是工作层涂层。本课题用的是铜丝和高碳钢线材。是Cu基与Ni基的混合使用 粉末喷涂是直接将工件预处理后,用的是自结合粉末,不需打底,直接喷涂。 涂层后处理,涂层后处理可以进一步改善涂层质量和性能。 常见的涂层后处理主要有:重熔处理、强化处理和扩散处理本试验采用乙炔-氧气火焰进行重熔合金涂层处理. 第四节 表面工程技术简介 工作原理: 电弧喷涂是利用燃烧于两根连续送进的被喷涂金属线材之间的电弧作为热源来使金属线材熔化,用高速气流把熔化的金属雾化成微粒,并使雾化金属粒子加速,雾化粒子射流高速堆积到工件表面形成涂层的技术。 第四节 表面工程技术简介 电弧热喷涂工作示意图 2.电弧热喷涂 第四节 表面工程技术简介 3、电刷镀 电刷镀基本原理 电刷镀是依靠一个与阳极接触的垫或刷提供电镀需要的电解液,电镀时,垫或刷在被镀的阴极上移动的一种电镀方法。 工作时,工件接电源的负极,镀笔接电源的正极,靠包裹着的浸满溶液的阳极在工件表面擦拭,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在零件表面与阳极相接触的各点上发生放电结晶,并随时间增长镀层逐渐加厚。 第四节 表面工程技术简介 4、激光表面强化 第四节 表面工程技术简介 基本原理:利用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迅速把工件表面加热到高温,达到局部表面强化的工艺。 第四节 表面工程技术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