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吸入法教案.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氧气吸入法 温州医学院附属三院 儿科 周瑞秋 氧气吸入法是通过给病人吸入高于空气中氧浓度的氧气,来提高病人肺泡内的氧分压,达到改善组织 缺氧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缺氧的临床表现 (一)轻度缺氧  无明显的呼吸困难,仅有轻度紫绀,神志清楚。血气为动脉血氧分压(PaO2)6.6-9.3kPa二氧化碳分压(PaO2)大于6.6kPa。   (二)中度缺氧   紫绀明显,呼吸困难,神志正常或烦躁不安。(PaO2)4.6-6.6kPaPaO2大于9.3kPa。   (三)重度缺氧   显著紫绀,三凹征明显(胸骨上、锁骨上和肋间隙凹陷),病人失去正常活动能力呈昏迷或半昏迷状态。PaO2在4.6kPa以下。PaO2大于11.9kPa以上。 二、氧气吸入的适用范围 血气分析检查是用氧的指标,当病人。PaO2低于6.6kPa时(正常值10.6-13.3kPa 6.6kPa 为最低限值),则应给予吸氧。   1.呼吸系统疾患而影响肺活量者,如哮喘、支气管、肺气肿、肺不张等。   2 .心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而致呼吸困难者,如心力衰竭时出现的呼吸困难。   3.各种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使氧不能由毛细血管渗 入组织而产生缺氧,如巴比妥类药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4.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或颅脑损伤病人。   5.某些外科手术后病人,大出血休克病人,分娩产程过长胎心音异常等。 三、氧气筒和氧化表的装置 (一)氧气筒为柱形无缝筒   总开关:在筒的顶部,可控制氧气的放出。使用时,将总开关向逆时针方向旋转1/4周,即可放出足够的氧气,不用时可顺时针方向将总开关旋紧。   气门:在氧气筒颈部的侧面,有一气门与氧气表相连,是氧气自筒中输出的途径。   (二)氧气压力表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压力表 从表上的指针能测知筒内氧气的压力,以Mpa表示。如指针指在120刻度处,表示筒内压力为12.2Mpa。压力越大,则说明氧气贮存量越多。   2.减压器 是一种弹簧自动减压装置,将来自氧气气筒内的压力减低至0.2~0.3Mpa 使流量平衡,保证安全,便于使用。   3.流量表 用于测量每分钟氧气流出量,流量表内装有浮标,当氧气通过流量表时,即将浮标吹从浮标上端平面所指刻度,可能测知每分钟氧气的流出量。   4.湿化瓶 用于湿润氧气,以免呼吸道粘膜被干燥所刺激。瓶内装入1/3或1/2的冷开水,通气管浸入水中,出气管和鼻导管相连。   5.安全阀 由于氧气表的种类不同,安全阀有的在湿化瓶上端,有的在流量表的下端。当氧气流量过大、压力过高时,内部活塞即自行上推,使过多的氧气由四周小孔流出,以保证安全。 四、装表法 1.将氧气筒置于架上。用扳手将总开关打开,使小量氧气从气门冲出,随即关好总开关,以达清洁该处的目的,避免灰尘吹入氧气表内。   2.将表的旋紧螺帽与氧气筒的螺丝接头衔接,用手初步旋紧,然后将表稍向后倾,再用扳手旋紧,使氧气表直立,检查有无漏气。   3.旋开总开关,再开流量调节阀,检查氧气流出量是否通畅,以及全套装置是否适用。最后关上流量调节阀。推至病室待用 五、供氧方法 (一)鼻导管法   1.单侧鼻导管法 将一细导管插入一侧鼻孔,达鼻咽部。此法节省氧气,但可刺激鼻腔粘膜,长时间应用,病人感觉不适。   (1)用物 氧气装置1套,弯盘内盛纱布1块,鼻导管1-2根,胶布,棉签,小药杯内装少许冷开水,记录本,笔。   (2)操作方法   ①将氧气筒推至床旁,使流量表开关向着便于操作的方向。   ②向病人解释,以便取得合作。用湿棉签清洁选择鼻腔,取鼻导管适量长度(鼻尖至耳垂的2/3),将鼻导管沾水,自鼻孔轻轻插至鼻咽部,胶布固定于鼻翼或鼻背及面颊部,打开小开关,先调节氧流量,后连接鼻导管,观察吸氧情况并记录吸氧时间。   ③停用氧气时,先分离鼻导管和玻璃接头,后关流量表小开关,取下鼻导管置于弯盘内,清洁面部并去除胶布痕迹,关闭总开关,重开小开关,放余氧关小开关,记录停氧时间。   2.双侧导管法擦净病人鼻腔,将特制双侧鼻导管连接橡胶管。 (三)面罩法 将面罩置病人口部,用松紧带固定,再将氧气接于氧气进孔上,调节流量。氧流量需6-8L/分。 (四)氧气枕法  在抢救危重病人时,由于氧气筒准备不及或转移病人途中,可用氧气枕代氧气装置。氧气枕为一长方形橡胶枕,枕的一角有橡胶管,上有调节器以调节流量。使用前先将枕内灌满氧气,接上湿化瓶、导管或漏斗,调节流量即可给氧。 (五)氧气帐法 一般应用于儿科抢救时,无氧气帐时,可用塑料薄膜制成帐篷,其大小约为病床的一半,氧气经过湿化瓶,由橡皮管通入帐内。氧流量需10-12L/分,吸入的氧浓度才能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