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洛阳伽蓝记》看北朝佛寺与地方文化
从《洛阳伽蓝记》看北朝佛寺与地方文化
[摘 要]北朝佛教产生于北方各民族相互征战相互融合的时期,北朝佛寺文化在其产生之初便受到南方和西域佛寺文化的双重影响,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在其具体传播过程中为了使佛教教义更好的深入人心,佛教教义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开始了佛家的世俗化进程。在北魏时期,这种佛教的世俗化――禁咒、信仰、节日已经趋于完备,并对以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论文网 /4/view-7128991.htm
[关键词]北朝佛寺;地方文化;多元化;世俗化
前言
《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杨 之于东魏孝静帝武定五年(公元五四七年)重过洛阳之时,见往日繁华,荡然无存,顿觉“麦秀之感”、“黍离之悲”,恐后世无传,遂以佛寺为纲,记述了洛阳当时的园林、歌舞、灵异、兴亡之事。该书模仿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合体子注之体,采用正文与子注相配的方式,具有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的长处。在此同时,它又广泛吸取多种文体的营养,如散体大赋、史传文学、小说,语句优美,引人入胜。此后历朝虽多有模仿其体例记述佛寺之书,但无人能出其左右。
《洛阳伽蓝记》以佛寺为纲,记述了北魏洛阳间的人和事,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北魏洛阳的社会生活图,对于研究当时当地的政治、文化、军事、经济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关于《洛阳伽蓝记》的注本方面,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和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是两种已有广泛影响的注本,在此我用的是周祖谟先生的注本。
近些年来《洛阳伽蓝记》研究逐渐得到重视,研究内容丰富,视角多样,主要论及四个方面:(1)《洛阳伽蓝记》的作者姓氏、籍贯和生平还有创作主旨;(2)《洛阳伽蓝记》的版本、笺注、及文体问题;(3)《洛阳伽蓝记》的建筑园林艺术研究;(4)《洛阳伽蓝记》的史学和文化史价值、文学成就以及中古语言学价值。其中史学文化史研究中的宗教研究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这方面的文章有卢宁的《由看北魏的中原法化》(《法音》1998年12期),何云的《佛教在中国民俗化初探》(《湘潭大学学报》1989年2期),黄公渚《的现实意义》(《文史哲》1956年11期),常新《的社会文化史意义》(《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8期),方宜的《之佛教观探微》。以上文章虽然对于佛寺文化多有论及,但是并没有把佛寺和地方文化放在一起进行专门的论述。我将从北魏洛阳佛寺文化的形成过程入手来探讨该地区佛寺文化的具体特点。
一、北魏洛阳佛寺文化的特点
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原,汉武帝令郎中祭 、博士弟子秦景使于天竺,写浮屠遗范。 与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中国始有沙门及跪拜之法。祭 以白马负经而至,汉因立白马寺于洛城雍关西,“盛饰佛图,画迹甚妙”(1)。后有天竺沙门昙柯迦罗入洛,宣译诫律,是中国诫律的开始。到了晋世,洛中佛图有四十二所。北魏统治初期“风俗淳一,无为以自守,与西域殊绝,莫能往来。故浮图之教,未之得闻,或闻而未信也”(2)。北魏在随后的四处征战过程中受到南方和西域佛教文化的影响,好黄老,崇佛法,京邑四方,建立图像,令沙门敷导民俗。后来世祖认为“五服之内,鞠为丘墟,千里萧条,不见人迹,皆由于此”,(3)遂下令“荡除胡神,灭其踪迹,敢有事胡神及造形像泥人、铜人者,门诛”(4)。北魏一朝虽经灭佛之事但归宗佛法,敬重沙门仍是主流。到了北魏后期,洛阳有寺一千三百六十七所,州郡有寺四万余所,僧尼两百万以上,形成一个庞大的佛寺规模。正如《洛阳伽蓝记》序中写道:“逮皇魏受图,光宅嵩洛。笃信弥繁,法教愈盛。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屣;庶士豪家舍资财若遗迹。于是昭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摸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岂直木衣绨绣土被朱紫而已哉。”(5)
北魏处于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各民族在相互征战的过程中的相互交流,其体现在佛教领域则是各国僧侣的的相互往来,各国佛法教义的相互融合,这使得北魏佛寺文化呈现一种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态势。
《魏书“魏先建国于玄朔,风俗淳一,无为以自守,与西域殊绝,莫能往来。故浮图之教,未之得闻,或闻而未信也。及神元与魏、晋通聘,文帝又在洛阳,昭成又至襄国,乃备究南夏佛法之事。太祖平中山,经略燕赵,所迳郡国佛寺,见诸沙门、道士,皆致精敬,禁军旅无有所犯。帝好黄老,颇览佛经。但天下初定,戎车屡动,庶事草创,未建图宇,招延僧众也。然时时旁求。……太延中,凉州平,徙其国人于京邑,沙门佛事皆俱东,象教弥增矣。寻以沙门众多,诏罢年五十已下者。”(6)从上可知,北魏初期风俗淳一,无以自守,在与魏、晋通聘的过程中受到南夏佛法的影响,北魏平定凉州,在徙其国人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会受到西域佛法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北魏洛阳的佛教文化是西域和南方佛法相互交融的产物。
在佛教文化在洛阳的传播过程中,这种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VIP
- 【真题】河南省2025年对口升学(语文、英语)考试真题卷 完整版2025.pdf VIP
- 中心吸氧装置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pptx VIP
- 13.4.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展示课件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梦幻西游手游科举乡试会试答案大全 乡试答题器.pdf VIP
- QB∕T 5617-2021 单层床通用技术条件 .pdf
- 设备采购与管理作业指导书(设备采购类).doc VIP
- 2022 ASHRAE Handbook Refrigeration. SI edition标准原版完整.docx
- 教职工请假单(部门存根)(模板).pdf VIP
- 学校篮球比赛报名表的表格打印模板文档.xls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