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刍议川东地区宣汉余门拳文化价值
刍议川东地区宣汉余门拳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1-000-02
中国论文网 /6/view-7153006.htm
摘 要 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因各地区的影响而在不同区域产生了独具特色风格的武术拳种。这些武术拳种的产生与其当地的风土民情、地理环境、宗教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其技术风格会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然而,无论是哪种拳术,若要延续下来,其文化底蕴都需要是深厚的。本文以川东宣汉地区的余门拳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具有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 余门拳 川东宣汉 巴蜀武术 文化价值
在宏远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武术是一支引人注目的“奇葩”。通过研究上世纪80年代的武术调查材料可以发现,仅在清代就有上百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拳种。在这些拳种之中,余家拳是最广为人知的巴渝代表拳种。这一拳种具有独特的技术体系与传承体系,其形成过程与巴渝地区的文化氛围密不可分。目前,国内对于该拳种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少,笔者试对其进行一定的研究。
一、巴渝武术中的余门拳
要了解余门拳,首先要了解这一拳种归属的巴渝武术。巴渝武术自古已闻名,春秋时期即有“巴人武勇而善战”的美名,到了战国后期,巴蜀以剑矛戈斧等兵器而闻名。至秦与西汉两朝,巴人那独具战斗风格特色的舞蹈甚至以“巴渝舞”而闻名于全国。东汉末年,华佗的“五禽戏”传入川东地区,形成了巴人独有的“导引行气术”。据《重庆府志》的记载,从明成祖在位期间至光绪朝末期的500年时间里,巴渝地区共有200余人荣登武举的前三名。
巴渝武术可分为南、北两种风格。成都周边的川西地区主要为南方拳风,以火龙拳为代表,拳种技法偏灵巧;靠近重庆的川东地区则以北方拳风为主,以余家拳为代表,拳风更为沉重、大气,进退有度,奔驰若疾风。本文所研究的余门拳,即为此处提到的余家拳,也被称作“余家南拳”,是一种以攻为守、快速迅猛、兼具滚捆擒拿技巧的功夫。据《重庆府志》记载,余门拳源自湖广余氏,是一种家传武功,余氏先祖在清初为躲避乱世而遁隐到简阳一带,后经云游至当地的高僧指点,将儒学、道学、佛家三种主流思想融于拳术之中,余门拳因此而得到了巨大的升华,最终形成了集南北两派之风、内外两家之优势的特殊拳种。至今为止,余门拳已经传承了11代,其中广为人知的代表人物有万人杰、胡洪图、胡新德、林永发、杨少秉、丁耀庭以及李清明(女)等。
二、余家拳的具体内容
余门拳共有13套拳法,分别为:火盘架子(基本拳法)、一马三箭、大小燕青、掺手、铲手、连掌、二路里呼链、七星链、长锤、支子、挂印封侯、马步双劈拳以及栀子拳等。余门拳的基本功主要是桩功,有站桩与吊桩之分。除了基本功之外,余门拳还有铁肘功和铁掌功等80余路功夫。余门拳的功夫讲究头、手、肩、肘、膝、脚等所有关节的疾合快张,刚柔并济、敏感分合,可八劲齐用,也可分而用之。
余门拳的套路可分为器械与徒手两个套路,其中作为余门拳主要套路的徒手套路共有30路左右,被记载在《四川武术大全》之中,由于徒手拳讲究身心、手脚与眼睛的五官统一,故又名五官拳,以手法繁多、变化快速为特色;而器械套路则以刀、棍、枪、剑四路为主,并辅以短兵器与暗器,如霹雳双锏、六棱蒜叶镖等。总的来说,余门拳重在锻炼手法、眼力、身法和步法,不仅可以从内在强身健体,在外还具有御敌的效果。
三、文化价值
余门拳是一种体育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化价值,虽然至今为止尚未申遗,但其文化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余门拳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健身性
源自“五禽戏”的余门拳具有强身健体、治疗疾病的作用。由于该拳法追求内外兼修、形神合一,故通过学习此拳法可以达到丰富人的情感、增强人的体魄、充实业余生活的效果。余门拳与许多中华武术一样,具有健身性,并集娱乐性和养生功能为一体。由于该拳法具有科学性,也具有治病健身的作用,故该拳法具有宽广的群众基础,在巴渝地区传播的非常迅速、非常广泛,是当地人民必不可少的健身活动。
(二)民族性
除了强身健体、内外兼修,余门拳还蕴含了深奥的处世哲学。通过学习并深入体会该拳法蕴含的哲学道理,人们更深刻地了解到什么叫“宽恕”、“和谐”与“融洽”。体魄强健使人心灵强大,仁义的武学精神使得人们更加具有宽恕思想,身心精神的和谐,人的行为与自然万物的融合,使得余家拳的学习者在为人处事上更加完满。余家拳的哲学思想已经深入到当地人民的思想中,成为他们的生存智慧,并使他们有着更高的家族荣誉感以及维持社会生态间平衡的责任感。这无疑反映出余家拳在特定社会背景下所具有的民族性文化价值。这种与川东体育文化紧密相连的体育文化形式,在漫长的历史中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反过来影响着人们的“心”。
(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