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出版中的艺术大师与大师艺术品析.docVIP

传统文化出版中的艺术大师与大师艺术品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文化出版中的艺术大师与大师艺术品析

传统文化出版中的艺术大师与大师艺术品析   【摘要】中国书店推出的《中国画大师经典系列丛书》,搜集了中国古代杰出画家的传世名作进行整理点评,为读者提供品鉴名画、丰富知识的机会。其中元代绘画大师黄公望集名家技艺之长,以简洁、凝练、意境开阔的创新技艺独辟蹊径,开创了传统水墨山水绘画新领域,成为当时画坛旗帜人物,对后世中国绘画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论文网 /5/view-7181789.htm   【关键词】黄公望;绘画大师;经典系列;艺术特色   【作者单位】牛东辉,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   《中国画大师经典系列丛书》是中国书店出版社根据历史年代编撰整理,介绍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绘画大师作品,读者从中能系统品鉴中国古代不同绘画大师的艺术风采。其中,包括《中国画大师经典系列丛书:黄公望》(平装版)。黄公望是元代著名画家,字子久,名公望,为“元四家”(另外三家为吴镇、王蒙、倪瓒)之首。他是明代画坛的旗帜性人物,在《中国画大师经典系列丛书:黄公望》一书中,编者重点选取黄公望不同时期绘画作品逐一展示,将黄公望独特的绘画技法、艺术内涵、笔墨运用特色清晰呈现。   一、黄公望的绘画技法与笔墨运用特征   黄公望的绘画技法融会赵孟?\、董源、巨然、荆浩、关仝、李成等山水名家技法,从中顿悟衍生出具有独特艺术气息的黄氏风格,彻底改变了南宋后期院画陈陈相因的积习,成为元代革新画家的代表。   黄公望的画特点突出。首先,选材多以萧肃的自然风貌为主,以寒荒萧肃之气,展现人物内心情境;笔调随性自然,不刻意追求精雕细琢,以自然流露反衬内容精神实质。观其画作,犹如身临其境,其深远意境令人痴迷。   其次,画作笔墨特征突出。如山石的浅绛色处理。在他所创作的山水佳作中,山头多表现岩石,这些山岩笔调简洁粗犷,所用颜色以水墨为底色,在山岩表面采用淡彩画法加以着色,再用淡墨晕染山石,加强山石的立体层次,墨韵与山石形成倒影般的影像效果,使山岩意境含蓄悠远。黄公望的笔法以淡雅为主,不过分强调画面的华美,这种画法水墨粉彩称之为“水墨淡赭之法”。方薰对黄公望画技推崇备至,他曾说:“痴翁设色与墨气融为一本,渲染烘托,妙奇化工”。   再次,笔锋凝练厚重,笔法多以中锋为主,同时兼顾引领侧锋,使笔锋之势带动侧锋涌动。笔墨浓淡交错,勾皴点染交替,水纹以浓枯墨复勾,达到了前人没有的笔墨技法之境。清代画家魂寿赞誉黄公望画作:“凡十数峰,一峰一状;数百树,一树一态,雄秀苍莽,变化极矣。”从中可看出黄公望运笔有力,心神交合,绝无求功求奇之意。透过黄公望的山水画可看出作者对生活的认知和对事物的想象空间。   最后,对意境的描绘,对意趣的传达提到一个新高度。他的作品并不特指自然世界中某一场景,是将真实的山水以隐者之境在作品中展现。这种表现并不以展现真实自然为主,而是将主观意识和思想情绪结合在画作中完美呈现,是一种以心灵映照为潜意识情绪的细腻流露。看黄公望的山水画作,观者能够更深刻体会到从画作中流淌出的墨趣。笔墨之间的简单挥毫,容大千世界万物于咫尺。黄公望的山水意境将中国水墨山水画境界提到一个新高度,对中国传统山水绘画影响绵延至今。   二、黄公望与《水阁清幽图》   《水阁清幽图》是黄公望81岁高龄时的作品,也是本书重点研究的重要作品。《水阁清幽图》整体布局朴实自然、浑然天成,山水意境跃然纸上。画作构图布局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展现深山远观之景。画面主体为远山叠翠的山峰,其走势向右蔓延,山脚有曲折回环的溪流自林木丛中绕过隐落的山房,蜿蜒向前。配以远山的宁静高远,山水之势浑然天成。远山在表现上以左右环绕突出中心为主,中间山峰相对于左右山势危耸兀立,正所谓主峰突出,副峰呼应,来去生动。一条曲径在山间若隐若现,树林层叠点缀山势,使远山之巅更显高峻,大有君临天下之势。整体山势向右侧延展,其绘画技巧与西洋透视表现有异曲同工之妙,给人以山势无限连绵之感。远山并非多余点缀,无论山石、山势、山水都给人亲切自然之感,这种自然感觉体现出的自然山水意境尤为浓烈,令人观之越久越难忘。   下部画卷与远处山水形成对称,其主体部分偏右表现。在左部突出亭榭建筑,其四周林木环抱,静谧安逸,周围参天古树矗立,近处古树扎根山岩,细节刻画形体。山谷之间,云气弥漫,近处参天巨树,使静谧安详的自然环境平添灵动与生机。前伸的山顶平台,使远近之景相互呼应。在偏右处展现有70°陡坡的巨大山体,山体以岩石构成,中间以点墨表现植物。整个山体与峰峦连接,虽未在画中展现大山主体,其高兀之感已跃然纸上,令人感受到山石的险峻。除山石轮廓及屋树多以勾点法外,山石纹理则多用拖擦的笔法,从而给画面增添了一种粗犷洒脱的气质。此画布景简洁凝练,意境开阔大方,势态端庄浑穆,平淡天然之趣,由此可见一斑。   《水阁清幽图》这幅作品很好地诠释了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