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巴展六大看点定标产业风向
巴展六大看点定标产业风向
移动通信不愧是最具魅力的产业,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注意力。以5G/SDN为代表的新技术浪潮的同台竞技,接二连三的终端新品发布,锋芒毕露的VR,照进现实的物联网应用,堪比豪宅的厂商展台,层出不穷的媒体报道,无不证明MWC依然是移动通信产业的风向标。
中国论文网 /8/view-7225818.htm
与此同时,MWC正在成为探讨通信业变革转型的舞台,IT和CT边界消失走向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电信业打破封闭围墙采用开放态度已经成为运营商和设备商的共识。MWC上,他们纷纷拿出最大的诚意来彰显自我的开放,合作成为主旋律,共同推动5G、SDN/NFV、物联网等代表移动通信产业未来技术的发展。
MWC2016也传递出这样的一个信息,经过20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移动通信产业的中坚力量。本届MWC创中国企业参展数量之最,华为以5800平方米的参展面积傲视各大设备提供商,越来越多的中国小企业走出国门,通过MWC舞台向世界介绍自己,在全球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4.5G/5G
4.5G全面商用 铺路5G
视频时代和物联网浪潮的即将到来,使得蜂窝网络技术必须急切地朝着更高更快的方向发展,推动4.5G/5G商用时间有望提前。
MWC2016上,国际大T纷纷宣布提前商用5G,获得更多的数据红利、信息红利。在GTI峰会上,中国移动宣布2018年启动5G商用试点,2020年正式商用5G。与此同时,中国移动联合11家合作伙伴,正式启动5G联合创新中心,共推5G发展。
设备商则直接展出5G原型机,证明他们有足够的能力支撑运营商提前商用5G。爱立信的5G无线基站原型机在今年将进行外场试验,中兴通讯则联合中移动发布5G高频原型机,联合展示了10Gbps+大流量和beam-tracking等关键技术。
诺基亚则直接在现有的4G商用基站上实现5G功能,诺基亚表示,将在2016年率先进行测试验证5G,于2017年启动商用。
如果说去年5G还处于比较混沌的状态,那么今年产业链对5G的技术选择逐步趋向一致,推出更多的原型产品来逐步完善5G的各种技术和标准。
5G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但离商用还有3-4年的时间。为此,在MWC2016上,华为将更多的赌注押在了商用前景更为明朗的4.5G上。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郭平建议,业界可以在5G来临之前做好三件事:增强连接能力,以需求为驱动使能垂直行业,以及重新定义网络能力,实现敏捷运营并构建大数据运营能力。“目前华为投入的4.5G网络是5G的过渡阶段。”他指出。
华为提出,2016年将成为4.5G的规模商用年,并预计2016年在全球支持部署60张4.5G商用网络。为了使4.5G网络部署更便捷,华为在MWC2016上发布了全新的GigaRadio系列产品。GigaRadio系列产品体积更小,设备支持的速率大幅提升,整体领先业界1年以上。
由于4.5G以TDD技术为主,因此,TDD阵营的另一大玩家中兴通讯也不会错过这一市场。提出Pre5G的理念,并且同中国移动和日本软银开展现网试点。
NB-IoT
欲统IoT连接技术江湖
我们正进入万物互联(IoT)的时代,这对于整个移动通信产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当然,实现这一切的基础,是要有无处不在的网络联接。运营商的网络是全球覆盖最为广泛的网络,因此在接入能力上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情况是,真正承载到移动网络上的物与物联接只占到联接总数的10%,大部分的物与物联接通过蓝牙、WiFi等技术来承载。
虽然,运营商的网络是全球覆盖最为广泛的网络,因此在接入能力上有独特的优势。然而,现实情况是,真正承载到移动网络上的物与物联接只占到联接总数的6%,大部分的物与物联接通过蓝牙、WiFi等技术来承载。
为此,产业链从几年前就开始研究利用窄带LTE技术来承载IoT联接。历经几次更名和技术演进,2015年9月,3GPP正式将这一技术命名为NB-IoT。MWC2016上,华为、爱立信、诺基亚、中兴通讯等厂商不约而同地展示了丰富的NB-IoT解决方案,受到关注。
与此同时,首届NB-IoT产业峰会召开,GSMA联合华为、沃达丰、爱立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ATT、德电、Etisalat,、GTI、英特尔、KDDI、KT、LG Uplus、Mediatek、诺基亚、Oberthur Technologies、高通、意大利电信、Telefónica、u-blox和Verizon共同发起成立了NB-IoT Forum,推动NB-IoT尽早落地。
SDN/NFV
实质挺进电信网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