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辫子·腿·眼睛
辫子·腿·眼睛
摘 要:严歌苓是海外最有影响力的华人作家之一,也是北美华文文坛最具实力的新移民文学作家。不论是移民前的军旅小说,还是移民后被称为处于边缘的留学生小说,在作品中始终透漏着她对人性的思考,对女性生存状态变化的关注,敏感而细腻的跨文化写作中突显出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冲突。本文试将探讨严歌苓小说中具有特殊意蕴的身体意象――辫子、眼睛和腿等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不同身体意象中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在不同时期、地域、文化中体现出的人性的变化、扭曲与新发现。
中国论文网 /5/view-7236182.htm
关键词:严歌苓;身体意象;辫子;腿
作者简介:张艳平(1990.6-),女,汉,湖北襄阳人,武汉大学文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02
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大陆的纯文学逐渐处于边缘地位,读者缺乏阅读兴趣,作家也缺少创作激情,这种情况下,“身体写作”营运而生。林白、陈染、卫慧、棉棉等女性作家开始热衷于身体写作,通过纯粹的女性身体书写――感官的享受与刺激,欲望的满足,来表达对女性处于支配被动地位的反抗,要求取得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与权利。严歌苓也关注身体写作,但不同于卫慧、棉棉等人的“私人写作”,她的身体书写则侧重精神,尤其是民族国家之下的身体意象表征。
在被称为“鲁迅辫子三部曲” [1]的《阿Q正传》《风波》《头发的故事》中,鲁迅多次以如何看待剪辫子为中心,思考满汉之间的矛盾,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形势以及对辛亥革命的批判与反思。《风波》里,张勋复辟,皇帝重坐龙庭,要求辫子,使七斤一家惶恐不安甚至绝望,最后这场复辟闹剧转化成一场转瞬而逝的风波。《头发的故事》里第一个双十节前后没有人记得这个节日,N先生谈着他的“无辫之灾”,中国像一沟绝望的死水,辛亥革命这样的地动山摇的革命也不能在群众心中引起丝毫涟漪。《阿Q正传》中,未庄的人对革命畏惧惊慌,但他们很快发现这场革命除了剪了一条辫子,赶走了一个皇帝对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太多影响。革命后的中国“内骨子是依旧的”。[2]这三部小说延续了鲁迅一贯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与反思,为了唤醒铁屋子里在沉睡中死去的中国人,只有改造国民性,只有民众觉醒思想启蒙和暴力行动相结合时,中国的革命才会取得彻底的成功。裕泰茶馆的老伙计李三在清朝灭亡了十几年后还是不肯剪掉他的小辫子,还有他自个儿的“说道儿”:“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3]
男人的辫子和女人的小脚成为他们被异族嘲讽与鄙夷的把柄,落后的东方人身份让他们难以被接纳,融入西方社会成为奢侈的梦想。辫子是海外华工的唯一文化认同,有了这辫子他们便会有更多亲戚朋友,有了同胞内心便有了一种安慰。这种心理认同也使他们常常安于被凌辱和压迫的状态,无能为力地承受着白人给他们制造的一切痛苦。在小说《扶桑》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华工大罢工,一个拖着白花辫子的中国老伙夫被白种工友围住,“等人群散开时那老伙夫趴在地上,花白的辫子也断了”。 [4]
在《橙血》中所有华人都剪掉辫子时,阿贤却不得不继续留着,因为玛丽喜欢他的长辫子,把辫子当作古典东方神秘之物。“多么典雅的丝?W衣饰,多美俊美的发辫。他们在橙园中架起相机,众星捧月一样与阿贤合影。……他们一个挨一个地在阿贤身左身右摆着姿势,阿贤成了一个著名的固定景物。”[5]阿贤俊美的辫子成为与人成为合影的道具,没有任何人格可言,精神极度匮乏,犹如手中的玩偶一样被玛丽主宰着,摆弄着。叫银好的女人的出现把阿贤从行尸走肉的边缘拉了回来,唤起了他对异性的渴望与追求,他有了正常人的情感,阿贤开始觉醒。当阿贤决心剪掉辫子,摆脱玛丽的控制,寻找精神上的满足,他“不幸地”被当作盗贼杀了,“玛丽凝望着阿贤歪在汉斯怀里的头,那根古典的辫子被齐根剪去了” [6]。但是与老伙夫相对比,阿贤有了一定的反抗压迫与控制的觉醒意识,并积极展开了行动,剪掉了象征被奴役的辫子,舍弃玛丽病态的爱护,尽管最终的结局仍然是不幸的――辫子剪了,命也丢了――但这预示着华人开始觉醒。
严歌苓对辫子描写最多的莫过于大勇那根粗极的长辫,“人们很快发现这辫子之所以粗得不近情理,是因为他的头发顺着他颈后一直长到上半个脊背上,如同马鬃或鬃。”[7]大勇与书中出现过的所有人的辫子都不同,他的辫子在这里象征着英勇与反抗。尽管大勇恶迹斑斑,甚至连仅有五个月大的女婴也不放过,但读者并不会感到痛恨他,因为他代表着对白人歧视华人的抗争。面对白人的欺负压迫,大勇会毫不犹豫地还击,因而大勇成了白人不敢随意招惹的对象,大勇又粗又长的辫子成了力量与勇气的象征,使白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