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春温.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思考: 1、本病的中医病名。 2、本病例的病因病机。 3、确立治则和治法。 4、选择处方。 * 参考答案: 1、春温 2、病因为伏寒化温(温热病邪)。病机是邪自内发,内陷心营,神机失运。 3、治法为清心凉营开窍。 4、处方用清营汤加安宫牛黄丸,药用水牛角、生地、银花、连翘、竹叶、麦冬、黄连、板蓝根等。 * 春 温 湖南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教研室 * 病案举例 沈××,女,53岁,农民。1992年2月7日急诊。急诊号:4364 病史:据患者家属介绍,患者上午自诉身体不适,恶寒,发热,头痛,饮食减少,但仍能坚持做家务,未能就医。到晚上9点时,患者突然出现昏睡,神志不清,呼之不应,急送医院。 症状:患者呈昏迷状态,面色发红,呼吸粗大急促,苔薄黄,舌红绛。 检查:体温39.8℃,脉搏98次/分,白细胞计数:总数21000/mm3, 中性90%,淋巴10%。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颈项有抵抗感,下肢有散在出血点。 * 思考: 1、本病的中医病名。 2、本病例的病因病机。 3、确立治则和治法。 4、选择处方。 * 概述: 1、定义:春季由温热病邪引起的一种急性热病,以初起即见里热证为主要特点,发生于春季。 (病邪、临床特点、性质、季节) 特征: (1)多发于春季、冬春之交或春夏之际 (2)初起热郁气分或热灼营阴 (3)易发斑疹 (4)易犯厥阴 (5)易伤阴液 * 2、沿革: 《内经》提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伤寒补亡论》指出春温也有新感者:“冬伤于寒,至春而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及春有非节之气中人为疫者,亦谓之温”。 《医经溯洄集》提出本病的治则是“清里热”。 叶天士提出:春温属伏气温病,“藏于少阴,发于少阳”,也有“外邪先受,引动在里伏热”。 * 3、类型 (1)按发病病机浅深: 发于气分——病机较浅——轻 发于营分——病机较深——重 (2)按是否兼表: 兼有表证——新感引动伏气 不兼表证——伏邪自发 * 病因病机: 病因:温热病邪(即传统所说的 “伏寒化温”)《素问·阴阳应象 大论》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发病条件: 内因:阴精素亏(《素问·金匮真言论》: “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外因:时令之邪引发(新感引发)、另 有“伏邪自发” * 热郁胸膈 热灼胸膈 发于气分(少阳、阳明) 热盛阳明 兼阴液亏虚 肾 热结肠腑 兼气阴两虚 阴 兼小肠热盛 耗 热灼营阴 损 热入心包 气营(血)两燔 出血、斑疹、 阴 发于营分 热入血分 昏痉、正气外脱 虚 热盛动风 风 动 病机传变: 热郁胆腑 * 诊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