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化强县的思考与建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设文化强县的思考与建议

建设文化强县的思考与建议   摘 nbsp; 要:道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产业、文化消费市场发展较快。本文通过分析道县建设文化强县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道县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和建议。 中国论文网 /7/view-7182057.htm   关键词:建设文化强县;优势;存在的问题;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G127 nbsp; nbsp; nbsp; nbsp;文献标识码:A nbsp; nbsp; nbsp; nbsp;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204-02   道县古称道州,位于湖南南部,全境南北纵长77公里,东西横跨62.6公里,土地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辖27个乡镇场(街道办事处)、578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74万。    道县区位独特,紧邻广东、广西,素有“襟带两广、屏蔽三湘”之誉。道县交通便捷,洛湛铁路、207国道纵穿南北,S323省道横贯东西,道贺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建设中的厦蓉高速公路,规划中的福贵(福州至贵州)铁路、洞道(洞口至道县)高速也将从道县经过。从道县北上长沙,南下广州,西出南宁,均可半天抵达,距桂林国际机场、永州机场也只有两小时车程。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地域文化。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道县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事业逐步走向繁荣,文化产业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一)道县建设文化强县的优势   1.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多彩。道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活动。自秦始皇统一中国设县以来,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制史,其间1500多年为郡、州、府所在地。道县文化灿烂。境内玉蟾岩出土的稻谷遗存和陶片,被列为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距今12000多年,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时代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和陶片,道县因此被誉为“天下谷源,人间陶本”。道县地灵人杰。这里孕育了宋代大思想家、理学鼻祖周敦颐,晚清大书法家何绍基,我党早期革命活动家、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何宝珍;唐代著名文学家元结、宋朝名相寇准等在此为官。红军师长陈树湘等众多革命先烈在道县留下许多气壮山河的英雄事迹。2008年,道县被列为革命老根据地。据文物部门统计,该县境内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玉蟾岩遗址、鬼崽岭祭祀遗址、濂溪故里、潇贺古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月岩石刻,道州古城墙,何绍基故里,周凤山、周岐山将军故居),市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十余处,在永州市乃至湖南省属文物大县,还拥有道州龙舟赛、道县调子戏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周敦颐为代表的理学文化,以玉蟾岩为代表的稻作文化,以鬼崽岭祭祀遗址为代表的神秘文化,以何绍基为代表的书法文化,以道州龙船赛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何宝珍、陈树湘两位革命烈士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都庞岭、湘源温泉、两河口为代表的山水文化,以道州灰鹅、月岩狗羊肉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花卉盆景为代表的园艺文化,以濂溪故里、月岩为代表的人文景观等等,为我县建设文化强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具有一定规模。基础设施日益改善,西洲公园、敦颐文化广场已投入使用。文化机构不断完善,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7%,文化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占全部消费支出的5%。   3.文化消费市场逐步扩大。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文化消费比重不断提高,消费重心开始向精神产品消费领域转移。需求结构的变化,既为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使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该县建设文化强县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存在的问题   道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特别在文化产业发展上,还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不够开阔,办法不多。在抓经济工作和文化工作方面,部分领导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尤其是由于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一些领导对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够深刻,导致工作的主动性不强,组织实施的力度不够大,因而文化产业开发力度小、质量低、步子慢、效益差。   2.体制落后、机制不活。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国有文化单位活力不足,缺乏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建设的激励机制,特别是缺乏发展文化的一系列政策。   3.文化产业发展投入不足。文化产业项目综合性强,工程量大,资金需求量大,由于缺乏专项资金投入,同时,现行投资融资体制不利于产业资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