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论具有政客与文人双重身份的陈子昂
简论具有政客与文人双重身份的陈子昂
【摘 要】 文章评述初唐诗文革新的代表人物陈子昂的一生。他主张改革六朝以来绮靡纤弱的诗风,恢复《诗经》的“风、雅”传统,强调比兴寄托,提倡汉魏风骨,在他的大旗号召下,带起了盛唐诗文的辉煌。同时,他期望以从政来实现人生理想,却因为其奠定文学成就的“书生气”而自恃清高,过于理想化,造成自己的政治生涯荆棘满路。可以说,陈子昂虽然自身仕途失意以至其人生多舛,但他文学上的成就与贡献,足以使他如东方的启明星,宣告了后世诗歌艺术的光明。
中国论文网 /4/view-7077601.htm
【关键词】 失意政客;得志文人;陈子昂;诗文革新
陈子昂是初唐诗文革新的代表人物,生于四川射洪,自幼家境殷富。他在游弋中渡过青少年时代,养成了浪漫任侠的性格。入乡校后折节向学,闭门遍览经史,又使他获得了充分的知识养料,有了政治上的雄心。二十四岁那年,陈子昂北上京师应考,一举得中进士。后因一场当众摔琴的好戏使其文名远播,自此步入梦寐已久的仕途。
中国文人向来把从政当作实现人生理想的捷径,陈子昂也不能例外。他高中进士的那年(683年),“二圣”临朝,真正的掌权者是垂帘的武后。与同时代的骆宾王不同,陈子昂摒弃了对于女主专权的反感,一心愿为朝廷出力。翌年适逢高宗李治驾崩,他便以谏迁梓宫之事上书,期望得到重视。当时关中受灾,粮食歉收,陈子昂反对皇室车驾为丧事西巡长安,逐条陈说不宜西迁的理由。直言“西老千里赢粮,北丁十五乘塞,岁月奔命,秦之首尾不完,所余独三辅间耳。顷遭荒馑,百姓荐饥,薄河而右,惟有赤地;循陇以北,不逢青草。父兄转徙,妻子流离。”认为关中给养不足以供应大队人马。同时又以“天子以四海为家”立论,举出“舜葬苍梧,禹葬会稽,周平王、汉光武都洛,而山陵寝庙并在西土”的圣王先例,力主不宜舍洛阳而迁葬长安。这篇谏疏出色的文笔和高卓的识见引起了武后的注意,武则天认为此人有才,于是在金华殿召见了陈子昂,赐他“ 麟台正字”的九品小官,但他的主张却并未被采纳。高宗的灵寝终于还是迁回了长安。陈子昂也未能凭借他的慷慨陈词真正打动武后,正如《陈氏别传》所说:“上壮其言而未深知也。”
陈子昂的仕途坎坷之至,得益自文学,也招损自文学。武周朝廷网罗他的目的只是借他的文名赢取人心,但陈却没有认清这一点,他的人生悲剧也种因于此。他接连上书言事,写了《上西蕃边州安危事》,《谏用刑书》,《答制问事八条》等表奏渴望朝廷能够采纳,可是这位诗文一出足令洛阳纸贵的才子熬了六个年头,才从正九品下的麟台正字,提升为正八品下的右卫胄曹参军。面对严酷的现实,陈子昂的锐气被一磨再磨,当他因继母逝世还乡守丧时,便萌生了归隐的念头。守丧期满,他回到洛阳,被提升为谏官右拾遗,这是他一生官阶的顶点。其时盛行告密之风,陈子昂也难幸免,延载元年(694年),他被捕入狱,历尽两年的酷吏折磨,这个“逆党”因为查无实证被释放且官复原职。虎口余生的陈子昂仍然踌躇满志,不但抛开了挂冠归隐的想法,而且还请命愿“束身塞上,奋命贼庭”(《谢免罪表》),决心以身报国。这个决定最后葬送了他的政治生涯。
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契丹叛乱。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领兵东征,子昂为参谋。军到渔阳,前锋大败,武攸宜一筹莫展。陈子昂这时挺身而出,劝武攸宜严立法度,又自请“分麾下万人为前驱,契丹小丑,指日可擒。”陈子昂一再进计,终于触怒王爷,被从参赞贬做专事文书的军曹,从此,陈子昂彻底的被从权力中心排除,他也终于认识到了武周集团的真相,在落寞中游览幽州古迹黄金台,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孤独灵魂的呐喊,陈子昂终于在失意中决定归隐。归田的陈子昂原打算仿太史公写一部“后史记”,记录从汉到唐的兴替,可惜未能如愿。武三思认为陈在朝期间曾反对过他,指示县令段简捕其下狱,他的家人拿出二十万缗的重贿都未能挽救,692年,诗人在狱中与世长辞。
陈子昂的政治生涯荆棘满路,际遇很像西汉的贾谊。两人都很有文采和政治抱负,都敢于且善于上书言事,而且生活的时代都幸遇开明之君,却也都怀才不遇。究其根源,笔者认为他们并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清醒的政治头脑。他们共同的错误在于盲目依赖君主而轻视其他的权贵和同僚,殊不知在贤明的君主也无法一朝之间抛开所有的旧臣,而采用他们这些位卑言轻者的建议。自视太高的书生气使得陈子昂和贾谊不愿意循序渐进,不愿意和同朝者沟通和结盟。他们希望借上书被采纳而一步登天,大展鸿图,却忽视了在政治上博得权力的程序和手段,则他们的失败绝非偶然 。
陈子昂是以文名于世的旗手,在他的大旗号召下,带起了盛唐诗文的辉煌。
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纠修竹篇叙》一文中鲜明的提出了借复古而革新的文学主张。拈出“风骨”、“兴寄”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