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图云关“国际援华医疗队”的医生们.docVIP

贵阳图云关“国际援华医疗队”的医生们.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阳图云关“国际援华医疗队”的医生们

贵阳图云关“国际援华医疗队”的医生们   抗日战争中的“国际援华医疗队”有两个。一个是印度援华医疗队,这个队有五个成员,柯棣华就是其中之一。由于他们是在中共领导下的地区救死扶伤,因此人员、事迹比较清楚。另一个就是这些“西班牙医生”,因为他们没有单独的建制,又是在国统区服务,故知之甚少。本文无疑是一篇有关“西班牙医生”的难得的史料。 中国论文网 /4/view-6973677.htm   ――编者   20世纪40年代初,贵阳南明河一带流行霍乱。当时笔者家因避日机轰炸从城区疏散到郊外,住在离南明河不远的倒岩,此地正处疫区。父母听说图云关的中国红十字总队临时在羽高桥设站,给小孩注射针剂以预防此疫,便背着我去那里就诊。据母亲后来说,给我注射疫苗的是位“女洋人”。有此因缘,这些年来笔者对“国际援华医疗队”在图云关的情况格外关注。值此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笔者将近些年来收集的关于“国际援华医疗队”资料加以整理,并结合自己多年来的见闻,将“国际援华医疗队”29位医生在贵阳图云关上救死扶伤的身影再现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曲响彻云天的国际主义壮歌。   浴血马德里   1931年4月西班牙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人民阵线在议会选举中获胜。1936年7月,在“整个西班牙晴空万里”的暗语下,佛朗哥发动政变,民主政权处于危急之中。在共产国际号召下,53个国家的民主志土组成“国际纵队”,支援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其中的中国支队有100多人,谢唯进还是纵队炮队的政委。纵队战士高唱着《保卫马德里》,“用鲜血和生命维护自由的火种”,在历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不可磨灭的一页。在“国际纵队”里,有一支服务于战地的医疗队伍,中国人民熟悉的白求恩就曾经是其中之一(他于1937年就离开了西班牙,带着药品和医疗器材来到中国)。这支战地医疗队让“人道主义的烽火燃遍了整个欧洲”,为保卫西班牙的独立与自由立下了不朽功勋。   1938年,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封锁西班牙海岸,派飞机、炮队与佛朗哥一起联合镇压了国际纵队。4万多人的国际纵队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把热血洒在西班牙,为神圣的自由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其余近两万人包括多名中国人,翻过比利牛斯山,进入法国南部。当时的法国因惧怕德、意法西斯,将这近两万人关进地中海边的古尔德斯拘留营。原中国外交部国际司司长龚普生,76年前还去这里看望过被拘留的国际纵队队员,并见到了谢唯进。她在1996年纪念国际纵队成立60周年时说,当年国际纵队那种不避艰险、追求真理,为自由、平等、博爱而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坚定信仰,至今还难以忘怀。   他们成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   总队”的成员   国际纵队失败之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开始。英国赫德勋爵领导的“援华医药会”,拟组建一支医疗队伍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便到古尔德斯拘留营招募医生。听说到中国支持抗日,这些身上还有西班牙硝烟的医务人员踊跃报名前往。“援华医药会”经过遴选,录取了30多名,组成“国际援华医疗队”。这些医生于1939年、1940年两年内,分三批来到中国。后来又有医生从不同国家自愿来华,并被编入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成为救护总队成员。为了融入中国民众,他们分别给自己起了一个中国名字。下列名单用的就是他们的中国名字:   傅拉都、陶维德、戎格曼、甘理安、甘曼妮、柯理格、马绮迪(上面7人为波兰籍)、贝尔、白乐夫、孟乐克、罗益、顾泰尔、马库斯、孟威廉(上面7人为德国籍)、王道、严斐德、肯德、富华德(上面4人为奥地利籍)、杨固、柯让道、柯芝兰(上面3人为罗马尼亚籍)、唐莉华、高田宜(上面两人为英国籍)、甘扬道(保加利亚籍)、纪瑞德(捷克斯洛伐克籍)、沈恩(匈亚利籍)、何乐经(苏联籍)、贝雅德、杜翰(上面两人国籍不详)。   上述29人,除国籍不明的两人外,没有一个是西班牙人,只因他们曾战斗在西班牙,是国际纵队成员,故当时的人们都把他们称为“西班牙医生”。   关于国际援华医疗队的人数,因时过境迁,说法不一。《中国红十字总会救护总队队员名录》列入37名,“国际援华医疗队在贵阳”列入26名,中国人民对外协会列入22名。我在《国际援华医疗队在贵阳》(史继忠先生撰文)所列名单基础上,增加3名。一是高田宜医生,英国人,1941年来图云关。二是孟威廉,德国犹太人,由德国避难上海再到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服务。他不是医生,任总队仓库部检验师。三是唐莉华,英国人,主攻历史,也不是医生,中文很好,到了图云关后,任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队长林可胜秘书。这三人都不是国际纵队成员,有两位还不是医生,因此一般未将他们列入“国际援华医疗队”名单。但由于他们都在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服务,又都来自欧洲,故在此将他们列入。   这些国际主义战土,政治观点有异,宗教信仰不同,但同仇敌忾,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