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眼(外一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金眼(外一篇)

黄金眼(外一篇)   刘云,陕西安康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十月》《飞天》《解放军文艺》《延河》《美文》等。出版诗集《劳动的歌者》,散文集《风吹过秦岭》《一生一个乡村》。曾获孙犁散文奖。 中国论文网 /5/view-7122037.htm   与植物之眼对视,往往是一件十分惊心的事。比如,我们久违了的大树,那种山野间有古气的大树,它们的气势不是来自于形态的高大或伟岸,是细小的枝叶,或斑驳身躯上那些不起眼的疤节、瘤生体,它们是树的眼睛。与树的眼睛对视,目不转睛的是树,而不是我们。从不同的年代、节令,看对视者,在树的眼里,我们可能是更小的树,所以山里人把古气的大树,称做大木,赋予其神气,不可侵犯。像我们称颂尊者为大人物。   在大人物的眼中,我们或许就是他眼中的草木。   白杨树不分南北,身躯上的月芽形眼睛,一律密集而有神。细分起来,南方的杨树之眼是丹凤眼,妩媚而有光润感。北方高原或平原地带的杨树的眼,应当称做虎眼,虎眼圆睁,雄性味十足。如果有机会让南方、北方的两种杨树见面,很容易从它们的眼形中分清籍自何方。它们当然是有自己的眼神的,一个反映北方,一个反映南方。其次是桦树,也以通灵见长,一身的心眼。这使它在树族中独有风姿。北方的白桦与南方高山地带的红桦,同样也有性别的差异:白桦是游牧部落的枪手或套马手,南方的红桦,多数做女儿态,形体、风中的姿态、晴空下如浴的恬静,都与南方的女儿有血统关系。白桦冷峻,红桦娇艳,它们都是树族中最光鲜的那个种族,与人近,与人情近,所以白桦、红桦承载了人类很多的情感。不仅因了它们漂亮的眼睛,几乎就是人的眼睛,有一种桦皮书,湮没于乡间深长的岁月之尘,可以当历史来读,用桦树制作的家什,离家最近,离男人女人的手最近。   最老的松树的油节,随着时间,往往长成眼睛的形状。那样的大眼睛,与神话中的生灵相关,沧桑而智慧。与其对视,看到松树内心空茫如大地的高度与宽度,看到我们小小的人在它的内心,只是一个小点,最多是松树脚下某个瘤生的植物的节芽。松树在树的民族之林,宛若帝国,或者是可以成为帝国的那类,它们往往通直,矗向云天,让白云的流苏挂满枝间。最成材的树就是松树,在人类生活的遗迹里,保存最久的是松树,它们以各样的造型存在于人类曾经或现世的时空中,依然泛着油光。琥珀生长在老气逼人的松树的垂荫下,为泥土掩没。琥珀以脂的形状存在,凝以时间的指纹,与虎有关,是虎的神与魂。我们不大可能想通一种来自树木本身的物质,最终成为石头,像矿那样被发现者雕琢,显示通灵。而我们不可能成为琥珀。也不可能成为化石。在考古意义上,你见过人的化石么?做它的一枚松针如何?那便已然是很高级的生命状态,因为面对老松之眼,人只能是文盲,失语者,连对话的机会都没有。   被赞颂最多的是松树。人因为赞颂而无法达到。这真是一个悖论。   几乎所有的植物,我们都不能了解,看似熟识的一部分,其实到了还不能通达它们的树性。比如对于植物来说,坚守、传承、浴火重生、杀伐与奉献,生机、蕴藏、老而弥坚,苦境、高拔、深扎、生生不息,这些相伴一生一世、一族一群的字眼,我们并不能深解。人创造这些激烈的词,依然是因为见识浅薄,无以体验,所有的词性只与人的寄托有关。比如果实,那些我们熟悉得如同家里一员的树们,它们用花朵与果实的丰丰歉歉暗示人世,懂得包忍,学会期待,拿起与放下几乎就是果树们最伟大的品质了。而我们人用欲望驯化结果子的树,事实上我们从未成功过。每到春天,那些花的眼睛、果蕾的眼睛,忽闪着时间和年成的暗示,我们从未读懂过,因此我们向上天祈祷,祈祷丰顺,和平,这几乎变成人类最自解的方案。秋天,果实与叶子落尽的树,以最简练的形态站立在天地间,它们读我们的村落,读我们欲望蓬勃的人,读大雪覆盖下时间的失忆期,与风一起拍打着手掌,用悲怆的歌声感叹人的不敏和麻木。树用蓬勃的努力暗示生活的丰满,或用秋冬的放弃告诉人们生活的高度,这些在我们有史之内还在思索、求解。而树从不用试错。试错是我们人的专利。   在植物之群面前,人选择退后,回到埋藏火种的屋檐下,用植物架屋建房,用植物制作梯子,以期达到某个高度;食用植物的种子,并努力复制新的种子,驯化果树并因此让它们与生活在一起;人用田土、水堰、池塘、篱笆,以及火种,与高大的植物分割,驯化植物的种子,把它们种得比自己矮小,人用庄稼这个词把自己紧裹,近而用村庄这样的状态,让自己与植物区分。看来,人总是喜欢活在自己的构思里。因此,我们知道人一直试图改变身边这个世界,从植物开始,将树木可能地驯化成果树,由野生变为家养。在果树的家族中,品种繁多,但几乎惊人一致的是,所有树上结出的果子,最后都变得与我们人类的口味相近,人能接受的味道,果子都能一一提供;那些不同于我们的味道,在早已然被排斥在家园之外,人用自己的心思,让树成为家常,无论被驯化千年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