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之猗猗 暗香浮动
兰之猗猗 暗香浮动
摘 要:兰花是国画四君子之一,从南宋开始到现在,千余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所写所画、所吟所颂的对象,究其原因在于兰花本身的自然美属性和背后深刻的文化底蕴。本文分析了兰花的外在形态和内在品格并以“写兰文化”为基础,引出对“写兰”这种艺术形式的思考和体会。
中国论文网 /5/view-7234461.htm
关键词:国画;写兰;立意
“洗尽清香本无染,更因一嗅悟真如。”许多古往今来的文人志士对兰花情有独钟,写出了许多咏兰佳句。孔子大赞兰花为 “王者之香”,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更是用兰花抒发自己的胸臆,寄托情怀。在《离骚》中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的旷世绝句。①
那么中国古代文人画家为什么如此热衷于画兰花呢?兰花文化与国画到底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首先从兰花的外在形态来说,兰花具有一般植物不具备的清丽之姿,其兰叶舒展的形态,花头淡雅的色泽,都非常适合中国画的工具来表现,毛笔和水墨可以将兰花形态之美表现的淋漓尽致。再者,从其内涵来看,对于很多爱兰的画家,兰花与其说是是一种植物,不如说是一种符号和载体,在中国古代文人画家的眼里,兰象征着一种理想,是作为一种操守和品德的寄托物,一种美感的对象化。“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②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归隐、爱国和坚贞不渝的高尚人格的象征。
中国画表现兰花叫“写兰”,这是由中国画的工具和造型方法决定的。中国画用的是毛笔,以书法的方法入画,和写字一样,所以叫“写兰”。中国画表现兰花最早的是在唐代,现在能够见到的最早的画兰作品是在宋代,宋人的《秋兰绽蕊图》用双勾法来画兰,把兰花的花型表现的惟妙惟肖;而现在能见到的写兰作品始于南宋的赵孟坚。可以说宋朝时期写兰初露形态,画法精细,元代初步发展,挥洒自如,到明代写意渐放,清代则大家辈出,成就最高。但是无论怎样发展,历代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那就是文仁志士以兰喻志,以兰抒情,诗词丹青,笔墨不辍,形成了一种融华夏道德修养的赏兰品兰之真缔的兰文化。兰花与中华文明息息相关,兰的内涵美、品性美、神韵美、情操美也在他们的画作中体现出来。下面笔者要浅析画兰成功的因素。
一、偏爱
要画好兰花,首先要对兰花这种植物非常喜爱。真正把兰花融入自己的生活、情感世界。当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或是寄托情感的对象。
二、观察入微 善于抓住兰花的精髓
只有观察兰花到细致入微的程度,把握兰花的外在形态的精髓,生长习性,你所画出的兰花画面才能更加生动又韵味。
三、立意
画作之前必须立意,立意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画什么样的兰花,通过什么章法,画何种形象的兰花、兰花生长在什么环境中等,这些都要在立意的过程中解决,做到”心中有兰”。
四、其他组成部分
除了兰花本身结构要画的好以外,通过对前人画兰的总结,我们不难发现,章法、意境、题款、盖印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五、注重其背后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画兰时一定要对兰花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与兰有关的诗词歌赋都要涉猎以及兰花所代表的品格,兰花的寓意。
六、缘物寄情,物我共化
现如今,在科学技术和信息发达的今天,尤其是照相技术不断的更新换代,要想记录一个肖像或是场景,照相机在一秒钟便可以实现,手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最终的效果可能还没有相机照出来的相片真实可信,那么在当今这个高度发达和文明的社会,手绘的真正价值到底在哪里呢?这是所有做艺术的人值得关注的问题。
真正的艺术作品就是要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在创作活动中,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的过程。拿我上文所讲的国画兰花来说,在每一株兰花甚至是每一笔画每一墨点之中,都要融入你最真挚的情感,这也是你与别人最大的区别,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是你所画,而非临摹出来的大众风格。
注释:
① 屈原,《楚辞.
②《孔子家语.
参考文献:
[1]马性远,马杨尘著.中国兰文化[M].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5.
[2]胡老溪著.学吴昌硕齐白石画兰[M].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0,6.
[3]刘健.浅谈诗书画印[J].文艺研究,2012,10.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