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历史第一轮高频考点复习课件27.pptVIP

2013届高考历史第一轮高频考点复习课件27.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高考历史第一轮高频考点复习课件27.ppt

【解析】解题关键是要把材料信息和当时(二战后初期)美苏“冷战”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思考问题。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虽然是经济手段,但范围不是局限在欧洲,排除B、D两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是政治军事手段,不符合材料中经济手段,排除C项;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欧洲”、“经济手段”、“苏联”可推断出A项。答案A。 4.(2011·乐山三调)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的签订( ) A.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 B.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C.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解析】分析材料,“条约”应指“华沙条约”。1955年为了应对美国的扩张和威胁,苏联被迫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苏联和东欧7国在华沙缔结《友好互助条约》,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A项应指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建立;B项是雅尔塔体制的影响;D项是杜鲁门主义的影响。答案C。 5.(2011·重庆质检)“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是“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最有可能作出这个“回答”的人是( ) A.罗斯福 B.丘吉尔 C.杜鲁门 D.尼克松 【解析】材料的观点是鲜明地反对共产主义,这个与杜鲁门时期的“冷战”政策是吻合的,答案C。 6.(2011·上杭模拟)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D.雅尔塔体系的长期存在 【解析】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局面的出现,引发了美苏之间螺旋式上升的军备竞赛。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但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材料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答案C。 * * 第五单元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与当今世界 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考点3 美苏争锋 从近年的高考题来看,本部分通过重大历史事件,考查美苏“冷战”的实质及其影响。考查角度集中在美苏“冷战”以及“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等。从题型看,大多为选择题,综合性的试题不多。注重对“冷战”中重大事件的理解是考生复习备考的关键。 【运用提升1】 (2011福建卷)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和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在军事领域美苏的对抗应该是两极格局的形成,即北约与华约的对峙;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在1947年,排除A;抛出马歇尔计划是在1948年,排除B;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是在20世纪60年代,排除D。正确答案C。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从波罗的海边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条线背后坐落着中欧古国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只有雅典,放射着它不朽的光辉,在英、美、法三国现场观察下,自由地决定它的前途。受俄国支配的波兰政府被怂恿对德国领土实行大片的、不义的侵占,正在以可悲的、梦想不到的规模把数以百万计的德国 人成群地驱逐出境。在所有这些东欧国家原来都很弱小的共产党,已经上升到同它们党员人数远不相称的主导的、掌权的地位,到处争取极权主义的控制。几乎在每一处,都是警察政府占了上风。到目前为止,除了捷克斯洛伐克,根本没有真正的民主。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1946年3月) 解读:丘吉尔上述演说公开而明确地将整个欧洲划分为东西两大敌对阵营,其目的就是呼吁美英合作,建立同盟关系,共同对付所谓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世界的威胁,从而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运用提升2】美国在二战后的全球扩张中,高喊着美国有义务和责任“保卫‘自由世界’免受共产主义的影响”;基辛格认为斯大林的“最高原则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