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粮食政策需转向
粮食政策需转向
夏粮收获以来陆续出现的“卖粮难”,在秋收后越发严重,为了卖粮“走后门”、排长队、被“压级压价”,甚至不惜亏本。从种粮大户到经纪人都在为手上积压的粮食发愁。
中国论文网 /3/view-7171573.htm
国内粮食价格已随之走低。与夏初的高点相比,稻谷、小麦、玉米的现货价格都有明显下降,降幅从5%左右到20%不等,玉米期货价格的跌幅更是达到了30%。
很显然,国内的粮食供给已经远远超过了需求。
可是,粮食进口却在迅猛增长。前十个月,进口粮食数量同比增速逾27%,谷物、粮食粉、淀粉制品、糕点的进口金额累计增速超过30%(同期全国进口负增长15.7%)。而粮食进口增长的一大原因便是国际粮价大幅下降,目前,玉米的到岸含税价格都比国内市场平均收购价低300元/吨。
这样一个乱局,该怎么化解?如果采用过去的粮食政策思路,通过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来保价、收粮,却会囿于国内的高库存,而价格稳定又会释放错误的信息,误导农民来年的种植决策,还会增加进口,加剧过剩问题,且财政负担也在进一步加大。若是按照市场供需对比态势,将粮食价格调整到位,则会因为国内较高的粮食生产成本,不可避免会出现“谷贱伤农”,还会深度打击规模化经营的种粮大户的积极性,何况连锁反应难以估计,很可能会冲击已经在下行的经济。
一个长痛一个短痛,相形之下,为了短期内农民不会受到剧烈冲击,决策当局还是选择了托市收购政策,也就是说,维持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不变,下调玉米的临时收储价格约10个百分点,多次发文、开会敦促各地全面开仓收购粮食。
但是,这只能算是权宜之计。在粮食产量十二年连增后,以刺激生产为导向的粮食政策已经不再适合,调整势在必行。
粮食宏观调控亟须改革
“当前粮食政策开始于2004年,那时候粮食供求偏紧,”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当时推出的政策主要是为了增加供应。”
1999年到2003年,国内粮食产量不断下降,2003年的年产量较1998年减少逾8000万吨,幅度超过15%,减产持续的时间甚至长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1959-1961)。2004年推出最低收购价,增加粮食补贴后,粮食产量跳增9%。到2008年,又推出玉米临时收储机制。这些政策叠加保护耕地、取消农业税等利农惠农政策,中国粮食生产出现罕见的连续增长。
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托市收购政策,虽然曾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2012年供求关系发生逆转后,非但没能及时做出调整,反而在粮食“库满为患”时,继续鼓励增产。
比如,2014年玉米收储价格维持不变,同时,收储8300万吨,“当年政策性投放市场的成交量却只有600多吨,国家仓库就此多出接近7800万吨,”原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主任尚强民透露,“而2015年还没有收购之前的玉米临储结余量应该是1.5亿吨,玉米年消耗2亿吨。”
此举不仅使得玉米的国家库存几乎翻了一番,还释放了错误的市场信息,2015年玉米种植面积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1.9%。这无疑加剧了2015年玉米的供求矛盾。
“这种托市收购政策已经难以为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指出,“政策成本越来越高,政府、下游企业、消费者等都付出了较高的代价,社会福利损失巨大,矛盾越来越突出。”
程国强认为,改革的基本取向是减少价格支持政策对市场的扭曲影响。
“现在最低价也好,临储价也好,一定程度上是把价格和补贴合在一起,将来把价格和补贴分开,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农民按市场价卖粮,经营主体按市场价收粮,市场才会活跃,”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11月4日在答记者问时指出,“如果市价过低,政府要采取适当政策,直接补贴农民,但是和价格分开走,这是基本原则。”
目前,已经在部分地区对非主粮作物试点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这项制度主要由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将市场价格与政府确定的目标价格之间的差价作为补贴基础,当市场价低于目标价,对生产者进行直接补贴,反之则补贴低收入群体。如此,市场可以向农民传达正确的需求信息。
不过,“试点效果并不理想,”李国祥指出,“目标价格制对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的替代速度明显放缓。”根据11月初发布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在可见的未来,三大主粮的调控机制难有大的变化,价补分离仅限于棉花和大豆。
粮食调控机制改革之路受阻,要改善甚至扭转目前高库存、高产出的局面,决策当局选择了更为直接的方法――减少种植面积,调整种植结构。
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潘文博在11月19日的媒体通气会上透露,今后的思路是巩固提升优势产区,适当调减非优势产区。农业部已经制定了“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这部分区域在中国地形版图中呈现从东北向华北―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B-T 2491-1994 扣件组装疲劳试验方法.pdf VIP
- 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并发症-中国骨与关节杂志.pdf VIP
- 2025年银行纪检笔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企业经营决策讲义》课件.ppt VIP
- 中小学生牛奶配送项目 投标方案.docx
- 2024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鸭塘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 样板工程验收记录.docx
- YY_T 0466.1-2023 医疗器械 用于制造商提供信息的符号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 七年级数学新课标下的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docx VIP
- 燃气发生器结构和系统详解.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