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移植一个异种器官将不是科幻
移植一个异种器官将不是科幻
打开网页的此刻,美国正有12万多名患者等待着健康的供体,在美国器官共享联合网络(UNOS)的网站首页,这一数字不断被更新,每天就有近20人在苦苦等待移植的过程中失去生命。
中国论文网 /3/view-7165814.htm
中国的情况更为严重。
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中国人对器官捐赠的接受度很低。据原国家卫生部统计,中国每年有近150万名病人等待接受器官移植手术,但每年接受到移植的不足1万人。
对于大多数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来说,最糟的不是病情越来越重甚至死亡,而是漫长的等待。
科学家们试图打通一条解决器官供体短缺的道路――异种移植,即从动物身上获取健康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将其移植到患者体内发挥功能。以动物为供体的器官移植,需迈过三道坎,即生理功能、人体排异反应和动物自身携带的病毒风险。
最理想的技术路径有两条,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改造动物器官,或者在动物体内培育人体器官(即人源化)。后者相当于人自己的器官,排异反应更小,更符合人的生理功能。然而,后者所涉伦理问题更严于前者,全球多数实验室还仅处于理论证明阶段。而前者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案例,距离应用更近。
猪是生理指标和人体最接近的动物之一,且实验成本较低,所以全球大批实验室都选用猪作为实验供体。近期,美国哈佛大学和生物技术公司eGenesis的联合研究团队在《科学》上发表了一项成果,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敲除了猪基因组中可能有害的病毒基因。
这传达出一个信息,一批站在前沿的研究团队正在努力启动异种移植的临床研究,将给全世界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点亮希望。 最艰难的一步
排斥反应,不仅是器官移植的最大障碍,更是异种器官移植的珠穆朗玛峰。
世界上第一例异种移植手术发生于1905年。当时,法国医生布兰斯多(Princeteau)将家兔的肾脏移植给一个肾衰竭的儿童,术后移植肾排尿良好。但16天后,患儿死于肺部感染。
此后,法、德、美等国的研究者先后加入到异种移植器官研究中,试验对象包括兔、狗、羊、猴等物种。
将猪的心瓣膜等组织用于人体治疗已有数十年历史。但这些移植物大多为处理后的结构组织支架,原有的猪细胞被去除。真正的异种器官移植,是提供有活力的猪器官和细胞,在临床移植到人体后,它们能继续保持生理功能,且能克服免疫排斥反应。
最著名的异种器官移植案例发生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1984年10月,女婴费伊诞生。不幸的是,她的心脏存在缺陷,供血能力不足,只能维持几周生命。为了拯救费伊,医生将一颗七个月大的狒狒的心脏移植入她的胸膛。遗憾的是,费伊在21天后死于排斥反应。
异种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非常复杂,会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血管排斥反应、急(慢)性细胞性排斥反应等。最为凶险的超急性排斥反应,源自猪体内物质半乳糖分子(α-GAL)与人体体内抗体和补体联合产生的剧烈排斥反应。一旦发生,被移植的猪器官往往会在几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血栓、水肿等现象,并最终坏死。
近两年大热的基因组编辑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直接、彻底地敲除猪基因组中的α-GT基因,使得被移植的猪器官中不含α-GAL。异种移植最大的突破就是通过基因组编辑,提高了猪组织移植后的免疫保护,降低了免疫排斥。
猪的基因组包含30亿个碱基对,基因修改就像打靶一样。江苏省异种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医科大学特聘教授戴一凡对《财经》记者说:“利用这个技术做免疫排除研究,比传统手段要快很多。”
基因操作已经在几代动物中证实稳定。目前基本上不受超急性、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的限制,但其他问题仍突出,如移植体内会发生血栓性微血管病或受体内发生系统性消耗性凝血病,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去解决。 剪除病毒
其实,在动物实验中,科学家们首先想到的是人类的近亲灵长目动物,猴子、狒狒、猩猩等作为器官提供者似乎顺理成章。很快,他们发现灵长目动物每胎产仔少,成熟周期长,不够用,实验成本高。
更要命的是,灵长目动物体内可能携带危险的病毒。
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科学部主任郑振辉告诉《财经》记者,一个物种的进化程度越接近于人类,其传播疾病的危险就越大。像艾滋病就是灵长目动物传给人的。基于伦理和安全考虑,灵长目动物被禁止作为异种器官移植的供体。于是,科学家的聚光灯逐渐集中到猪的身上。
猪具有多重优势,其器官与人体器官形状、大小相似,生理性质相近,而且繁殖能力强,生长周期短。
在20世纪90年代初,猪的神经元细胞被植入帕金森病人的大脑,至今这些被治愈的患者中还有人在健康地生活,没有帕金森的症状。
但好景不长,科学家在猪的基因组中发现了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其传播途径是通过遗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