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状元媒》的叙事策略
论《状元媒》的叙事策略
摘 要:《状元媒》写出了瞬息万变时代下人物命运的变迁,流露了深刻的民族意识及悲剧意识。此篇小说用雅俗共赏的京味儿语言以第一人称视角向大家展示了落寞贵族的悲欢离合;小说结构别具匠心,情节与戏剧情节并行;采用时空移置、突转、预叙等叙述手法为大家奉上饕餮盛宴。
中国论文网 /5/view-7235465.htm
关键词: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技巧;叙事语言
作者简介:豆晴,1989年11月生,湖南师范大学学生,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02
叶广芩,1948年生于北京,祖姓叶赫那拉。“文革”间落根陕西,后留学日本,异国他乡的生活为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去审视民族与文化。
一、第一人称视角
“第一人称叙述者就像其他人物一样,是这个虚构世界中的一个人物,人物世界与叙述者的世界完全是统一的。”[1]《状元媒》通过金家最小的公主“我”的视角,讲述了贵族家庭内部间的爱恨情仇,为我们展示了天潢贵胄别样悲欢离合。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亲和力十足,如叶广芩在你耳边娓娓诉说自己的故事。阿“第一流的小说,说到底必须是带有作者本人的生活故事的,而不是其他什么的”这就意味着“小说必然带有作者自传的性质”[2]。《盗御马》、《玉堂春》章节记录了“我”文革期间在陕西各地的生活经历;《凤还巢》章节写到“我”与莫言、雷达等作家在故宫博物院赏月;这种种情形与叶广芩的生活轨迹相重合,因此带有“明显的自叙传色彩”[3],让人扑朔迷离。贺拉斯《诗艺》说:“一首诗仅仅具有美是不够的,还须有魅力,必须能按作者的愿望,左右读者的心灵”,叶广芩做到了。在她的笔下,读者时而为其父母的婚姻感到惊讶与羡慕,时而为其兄弟姐妹间的冷漠痛心,时而为老凤落寞归巢而孤独。
二、叙述结构
《状元媒》的结构安排可谓凤毛麟角。作者别出心裁地以《状元媒》、《大登殿》、《豆汁记》、《逍遥津》等十一部京剧戏名作为各章的题目,借题发挥,构筑了全新的人物故事。在每章节的开头使用戏文唱词作为引言,并使之成为贯穿全篇的中心意旨和感情基调;甚至京剧里人物性格乃至人名都和小说中的人物有着惊人的相似。如小说《豆汁记》“人生在天地间原有俊丑,富与贵贫与贱何必忧愁。……穷人自有穷人本,有道是我人贫志不贫”便以京剧《豆汁记》里金玉奴唱词开篇,金玉奴是和小说中莫姜相对应的;《大登殿》,讲述了母亲与张氏母亲之间名分确立的故事和京剧《大登殿》中王宝钏与代战公主之间的故事相照应;《三击掌》讲述了父亲把老五逐出家门、王国甫与儿子断绝父子关系的故事与京剧《三击掌》演绎唐朝丞相王允的女儿王宝钏因婚事与父反目,父女三击掌,世不相见的故事相似。正如叶广芩所说:“拿老戏做章节,赋予老戏新的精神、新的诠释和我对生活的理解”[4]。
这部小说的每个篇章独立讲述一个故事,但各章节中的人物情节又互相交织,篇与篇之间衔接自然。如《逍遥津》讲述了七舅爷一家的故事,可独立成篇,删去亦对整篇小说无影响,但七舅爷与大秀的足迹却细雨般洒满了整个故事:七舅爷为“我”父母作媒,大秀为“我”送行等。
清末“宗室八旗,无论贵贱、贫富、上下,咸以工唱为能事。”[5]京剧是老北京的象征,对熟悉京剧的人来说,小说《状元媒》如名家荟萃的大剧院;而对京剧一窍不通的人而言,亦开了眼界收获颇丰。纵观叶广芩的小说,京戏在她的家族系列小说中比重较大,为此也形成了她独具特色的小说结构。类似结构的作品如《采桑子》。叶广芩用纳兰性德:“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这首诗的句子分别作为此小说每章节的标题,小说情节和思想和诗歌所蕴含的思想相似,各章节看似独立实则藕断丝连。这种结构非常人能与之相提并论,开创了小说写作的新技法。
作者在谋篇布局时,巧妙地将不同时代与不同环境下的人之间的观念冲突揉了进去。《大登殿》中“我”通过与博美的对话,揭示了母亲与博美二者对于婚姻名分的冲突。南营房大字不识一箩筐,三十仍待字闺中的盘儿,尚且以为人妾而羞耻;现代知识分子博美却甘为人妾,以享受短暂人生为原则。《凤还巢》中,“我”为落叶归根不惜倾其所有,凤还巢,却是空巢。与京剧《凤还巢》的圆满结局形成鲜明对比,思想差异跃然纸上。《采桑子》里小家出身的七嫂锱铢必较,没落的七哥却依然秉承着贵族所谓的尊严。通篇把自己之思,出神入化融入文本,可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三、叙事技巧
小说以戏名为篇目名,实为预叙手法,将未来发生的事提前讲出。从叙事效果看,它事先剧透,破坏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及紧张心理,影响阅读效果;却能产生另一种性质的心理紧张,吸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