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世榜.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施世榜

歷史寒假報告 施世榜 施世榜 年代:1671 - 1 743 字文標,號澹亭,彰化鹿港人。父施秉,襄助施琅攻打臺灣鄭氏政權有功,授左都督,誥封明威將軍;繼則從事墾殖,成為半線(今彰化縣)地區之墾首,兼營糖業,累聚資產。世榜為長子,性嗜古,善楷書,1697年為鳳山縣拔貢生。1721年朱一貴舉兵抗清,世榜率官軍平定之,並負責綏撫南路,搜捕餘黨,招輯難民,以軍功題授都司。其後轉任壽寧縣學教諭,兼署漳州府學教授。後升任兵馬司副指揮,並受官憲委託總辦漳州府鹽政。康熙中葉,世榜以施長齡墾戶之名與鄉紳黃仕卿等,於1709年在鼻仔頭倡和村設圳頭、鑿通渠,並於濁水溪上游設壩攔水,費時10年,終於1719年完工,稱為施厝圳或八堡圳,灌溉遍及彰化全境十三堡半中之八堡,年收水租穀數萬石。平日熱心公益、樂善好施,捐資修建鳳山縣學、置田充作海東書院經費、獻地擴建天后宮、修聖廟、建天壇等,凡有義舉,莫不贊同。八堡鄉民為感念其恩德,乃崇祀其祿位於員林,後移歸鹿港,在天后宮右廂闢建一祠奉祀之。 八 堡 圳 (一)籌引濁水建圳利民--------八堡圳之父施世榜 康熙中葉,施世榜隨父施東移台,康熙三十六年,成為鳳山拔貢生,康熙四十年(西元一七零一),施世榜由鳳山回半線,繼承公為墾首,從事開墾線東堡(今彰化一帶)平埔番所據的埔地。後來入東螺(二水一帶)開墾,並出資興建水利,克服了技術上的困難,終於在康熙五十八年完成台灣中部規模最大圳渠------八堡圳。 由濁水溪引水入八堡圳,再通過其廣泛的圳路網,灌溉當時彰化縣全區十三堡中的八堡(今埔心、埔鹽、溪湖、永靖、田尾、二水、田中、社頭、員林、大村、花壇、秀水、福興、鹿港等地)施世榜卒於乾隆八年,享年七十三歲,如今除將其祿位安置於林先生廟永久奉祀之外,在鹿港天后宮正殿右邊護龍也闢一專殿供奉牌位,並在牆上鑴刻當年施世榜興築八堡圳之經過。 (二)隱名長者,功成不居的林先生--------無名的水利工程師 彰化縣誌記載「林先生,不知何許人也,衣冠古樸,談吐風雅」「先生不求名利,惟以詩酒自娛,日遊谿壑間------,有飄飄欲仙之致」 他曾經拜訪當年的兵馬指揮施世榜,並告訴施世榜「聽說施先生長期努力開闢水利工程,但是一直沒有得到竅門,許多地方仍然引不出水來,我願意協助你來完成這件工程」。 當問他的名字時,這位老先生只是笑一笑,沒有問答。過了幾天,他果然又來,並指導施世榜引水秘訣,及施工要領,施世榜完全依照他的指導方法施工,果然把濁水溪的水引導成功,灌入田園。 當施世榜準備了一千兩銀,要酬謝這位水利工程的奇人,林先生竟然沒有接受,也沒有說明要去哪裡,不久就不知去向,毫無消息或蹤影。 台灣歷史上的人物 開發彰化平原的功臣 施世榜 彰化平原是台灣中部最早開發的地區;開發之初,雖然擁有廣大、平坦而肥沃的土地,但由於平原上的河川大多獨流入海,缺乏灌溉功能,大多數農田的收成並不好,甚至任其荒廢,成為野鹿、野豬活動的場所。直到施世榜開鑿八堡圳之後,才有了大幅度的改善。 施世榜,出生於一六七一年(清康熙十年),福建晉江人。康熙年間跟隨父親來台,落籍鳳山縣。一六九七年(清康熙三十六年),施世榜成為鳳山縣的拔貢生,但真正讓他飛黃騰達的,還是八堡圳的興築。 施世榜的父親施東,剛來台即看中彰化平原的開發價值,康熙中葉時已成為半線地方(今彰化市一帶)重要的墾首。施東去世之後,施世榜繼承父親的事業,並向官府申請了「施長齡」的業戶名號,把拓墾的範圍往東南延伸到今天員林、花壇、大村、社頭、埔心等鄉鎮一帶。 在拓墾的過程中,施世榜看出灌溉水源的缺乏,將會成為彰化平原發展的阻力,於是決定在一七○九年(清康熙四十八年)招募手下的佃農及流民,在現在的濁水溪畔,引溪水開闢水圳。剛開始,水圳的開鑿過程並不順利,挖好的溝渠總是無法暢通引水。束手無策的施世榜,只好冀望或許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於是當眾懸賞一千兩黃金,希望找到能讓水流通的人。 有一天,一名穿著樸素、談吐風雅的男子前去求見施世榜,見了面就說:「聽說施先生想要興築水利工程,這對地方發展的功勞固然很大,只可惜興建的方法不對,以致徒勞無功。我願意幫你的忙,完成這項工程。」 施世榜聽了既高興又期待,連忙請教男子的大名,男子卻笑而不答。後來在施世榜一再追問下,男子告訴施世榜,只要稱呼他林先生就可以,並相約明日一起去勘察地形。 第二天,林先生果然依約前來,與施世榜前往工地視察,並指導施世榜晚上利用繩子懸吊燈來觀察地勢。同時,還親自繪圖,一一指明某處地勢太高,應該鏟平;某處地勢太低,應該填平;某處水流太急,應該疏導;某處溝渠太窄,應該拓寬。施世榜遵照林先生的指示去做之後,水流果真暢通了。經過幾個月,水圳終於完成。 水圳完工之日,施世榜高興地大張旗鼓宴客,林先生自然也成為座上賓。宴席結束後,施世榜依照約定拿出懸賞的黃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