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习惯不能带回中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多少习惯不能带回中国-

有多少习惯不能带回中国?   上个月,我为六岁的儿子安排了一次欧洲自驾之旅,作为他幼儿园毕业的礼物。按惯例,路线仍由我自行设计。在设计这条涉及五个国家,城际直线距离为4100公里的路线时,我将重心倾向于人文,希望让第一次欧洲游的儿子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同时尽量遵循他的喜好。苦心没有白费,整趟旅程可算是每日均无冷场。不过,当旅途结束后,我却有这样的发现:旅途中每一个主题都让六岁的儿子印象深刻,但能立竿见影让他感受到“一个不同的世界”的,却是一些细节。 中国论文网 /5/view-7115660.htm      政府机关可以随便参观吗?   那天,当我们即将抵达汉堡时,我照例一边开车一边给儿子介绍当日行程,其中重点提到了汉堡市政厅。我告诉他,汉堡是德国目前仅存的三大自由市之一,它的市政厅大门上镌刻着城市格言――“自由由你的先辈所赢取,后来的人们请对它予以尊敬!”我还告诉他,那是一个非常雄伟漂亮的市政厅,到时要进去好好看看。   他的第一反应是:“市政厅是人家办公的地方,怎么可以随便进去呢?”   这个反应让我相当诧异,也相当悲哀。我赶紧告诉他,政府机关本来就是服务机构,人们当然可以进去。如果建筑本身很有历史,还很有可能会成为景点,让人们自由参观。到了汉堡市政厅,我们先在那间有名的地窖餐厅午餐。我告诉他,大多数欧洲城市的市政厅都是开放的,门口多半会有个咖啡厅,有些还会有地窖餐厅,汉堡如此,我们前一晚上所住的不来梅也是如此。凑巧的是,我们在不来梅的晚餐,也是在不来梅市政厅的地窖餐厅享用。   之后,我们在市政厅大门前的广场流连,抬头看它的雄伟外观以及镌刻,然后走进那黑色铁艺大门,在充满艺术气息的长廊间穿行,在它的中庭喷水池边小坐……   其实汉堡市政厅并非他所去的第一个海外市政厅,但如此有意识地给他讲解,似乎还是第一次。想必,一方面是因为他的那句提问,另一方面是汉堡市政厅大门上关于自由的镌刻在提醒我吧。   几天后,我们抵达波兰华沙。当我们在长达四公里的克拉科夫斯基市郊大道上游荡时,遇上了示威游行,游行的人们喊着口号,有序地在街头通过。我将儿子带到总统官邸前,为他留影。官邸前有十余名警卫看守,因为有示威游行的缘故,人数应该比平时略多。面对游客们的拍照,他们态度友善。我告诉儿子,这是波兰的国家最高机构,总统在此办公,人们同样可以在官邸前自由拍照。   有了这些经历,他开始对各地的政府机关兴趣浓厚,逢市政厅都要进去看看,反正通行无阻,得到的也都是友善微笑。   只是,我们会告诉他:“不要把这个习惯带回中国。”   过马路   儿子曾经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这种观念在网络上也常见,那就是“中国是人让车,外国是车让人”。   我告诉他,“车让人”并非绝对,车和人都应该守规矩。所谓“车让人”,那是在人行道上,不意味着你可以随意横穿马路。但如果你走在人行道上,车就必须让你。同样,如果大家都在开车,行车时的礼让也绝非“车让车”这么简单,必须遵守通用的路权概念。如果你有路权,你就不需要让,没有路权时则必须让,欧洲国家行车畅顺的奥妙就在这里。   在领会到这一点后,儿子就在人行道上放心大胆过马路,反正再快的车,见到人行道时也会缓缓停下,直至行人通过。当他坐在我的车上时,也如预警器一般,远远见到人行道就提前高喊:“爸爸,准备停车让人啦!”   有时,他也会和我们一样,因国内养成的习惯而迟疑。这时,等待我们的司机就会在车里友善地示意让我们通过,而我们也会恍然大悟,想起自己身在异国。   只是,我们会告诉他:“不要把这个习惯带回中国,尽管你在人行道上。”   旅行归来后,他每次坐我的车出门,都会观察路上的车与行人,看到横穿马路的行人和不礼让行人的汽车,都会表达自己的不满,认为在德国肯定不会这样。而我,只能在驾驶座上无言。   愉快地玩耍   在这次欧洲自驾之前,儿子也算走南闯北,两岁多开始长途出游,短短几年间去过国内不少省份与城市。无论是跟我们出行,还是跟家中老人出行,我们对他的要求都是尽量拉着大人的手,不要离开视线范围。   这次欧洲自驾,儿子算是真正体会到了何谓“自由愉快地玩耍”。在偌大的公园里,他可以尽情奔跑,与异国孩子一起嬉戏,我们可以静静地坐在长椅上休息,或者低头看书,不需要时刻盯着他。当他走在街头突然尿急时,我们会让他自己走进附近的咖啡厅或者餐厅,用英文向侍应询问洗手间的位置,自行解决问题,我们只需要在门口等候。有时,我们会在乡间小路上行车,途中停车休息,放他一个人在村口的游乐场嬉戏,或者在草地上奔跑,无须担心什么。他走到哪里,面对他的都是友善目光和微笑,超市收银员会在结账后顺手送他一个小礼物……   但当我们回到国内,即使是去一个小公园,我们还是会告诉他:“不要乱跑,不要随意离开我们的视线范围。”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