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中药炮制实验
中药炮制实验 实验一 炒黄 炒焦 一 目的要求 二、基本概念的复习 定义 1.炒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预热容器内,用不同火力连续加热,并不断搅拌或翻动至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 2.火力:是指火的大小(强弱)火温度的高低 。 3.火候:是指药物炮制的时间和程度。 方法与步骤 1.方法 (1)手工炒——多将锅倾斜30~45°置于灶上(灶面的倾斜度与锅的倾斜度相同),便于搅拌和翻动。 (2) ?机器炒——平锅式炒药机和滚筒式炒药机等。 ??2.步骤 预热──投药 ──翻炒 ──出锅 (1)预热 目的:提高质量和工效;防止某些种子类药物炒成“僵子”。 (?2 )投药 要根据锅的大小和品种确定投料量。加辅料炒者,一般先处理辅料,后投入药物拌炒。? ?? ?(3)翻炒 快、勤,规律, “亮锅底” 。 (4)出锅 迅速、摊开晾凉。 用辅料炒的药物,出锅后应筛去辅料,再摊开晾凉。 三 实验设备 铁锅 电炉 铁铲 石棉手套 搪瓷盆 瓷碗 台秤 扫帚 铁簸箕 铁撮箕 四 炒黄 炒黄程度 1 、炒响:牛蒡子 、决明子、莱菔子 2 、炒香:麦芽 3 、炒去刺:苍耳子 火候判断的方法 (1)对比看——与生品比较形状与颜色 (2)听爆声——子仁类药物多有爆裂声 (3)看断面——呈淡黄色 (4)闻香气——种子类药物固有香气溢出 炒牛蒡子 取牛蒡子,置热锅内(手试有热气)以文火炒至略鼓起,并有爆裂声(约2/3的药物爆裂)和具有香气时取出放凉。 麦芽 将净麦芽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鼓起,有香气时,取出,放凉。 炒决明子 净决明子,炒制容器,用中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断面浅黄色,爆鸣声减弱并逸出香气时,取出即可。 五 炒焦 焦山楂 净山楂,炒制容器,用中火加热,炒至外表焦褐色,内部焦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六 思考题 1 炒黄、炒焦、炒炭各有哪些规格标准?三者炒后对药性各有什么影响? 2 什么是火力?什么是火候? 3 炒药为什么要用热锅? 实验二 炒炭 麸炒 米炒 一 目的要求 二 炒炭 用武火或中火加热 2 实验设备 3 注意事项 (1)炒炭存性,防太过或不及; (2)根据药物质地、大小、决定所用火力或火候。 (3)炒炭过程中及时喷酒清水熄灭火星,防止复燃。 ? ??? 蒲黄炭 净蒲黄, 炒制容器,用中火加热,炒至棕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 三 麸炒 ?1.药物应干燥,以免药物粘附焦化麦麸。 2.麦麸要起烟投药;注意火力适当。 3. 药物达到标准时要求迅速出锅,以免造成炮制品发黑、火斑过重等现象。 4.辅料用量要适当。麦麸量少,烟气不足,达不到熏炒要求;麦麸量多,造成浪费。 麸炒枳壳 中等粗细的麦麸30g撒于锅内,炒至冒烟时,立即加入净枳壳250g,迅速翻动,炒至淡黄色,立即取出,筛去麦麸,放凉备用。 四 米炒 ? 米炒斑蝥 将米50g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冒烟,投入斑蝥50g拌炒,至米呈黄棕色,取出,筛去米,(除去头、足、翅及杂质,)摊凉。 斑 蝥 五 思考题: 1实验药物加入固体辅料炮制的目的是什么? 2斑蝥为什么要用米炒? 实验三 土炒 砂炒 一 目的要求 二 实验设备 三 土炒 1.药物加入:土粉炒至灵活状态,要适当调节火力,防止药物烫焦.? 2. 火力适当:土温过高,药物易焦糊;过低药物内部水分及汁液渗出较少,粘不住灶心土。 3.灶心土的使用:用土炒制同种药物时,可连续使用,若土色变深时,应及时更换新土 ? 土炒白术 先将土置锅内加热,中火炒至土(50g)呈灵活状态时投入白术片(250g),炒至白术表面均匀挂土粉时,取出,筛去土,放凉。 四 砂炒 2 注意事项 1.温度控制应适宜,否则易导致个别药物不易炒酥脆或烫焦。 2.防止粘砂3.出锅迅速 4.河砂的使用(1)反复使用(2)毒性药物使用过(3)油砂 砂炒骨碎补 先将砂置于锅中加热,投入骨碎补250g,炒至鼓起,绒毛(鳞片)呈焦黄色取出, 筛去砂,放凉。 五 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