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项目及问题 研究方法 原始性创新的初期,其成果像棵很小的树苗,和草一样很难分辩,不在现场是很难讲明白,是苗是草。 而已开创领域的跟踪研究,却像是挂在树枝上的大红灯笼,离很远就看见了;一级跟踪挂在枝干,二级跟踪挂在枝条;三级跟踪就是叶子,等到秋天飘落到水沟里。 在科学研究中,亲自做实验的一般是学生。教授往往是该团队的带头人,他的任务是提出idea;做实验的多为助手或研究生,这是现代大学科研的主要模式。 5.4 延伸自己的知识树 1998年提出本底趋势线的概念、数学模型和“晴雨表”和“预测”两大功能,发表3篇论文,是苗是草,是种子是叶子,具有不确定性; 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1)是旅游成长、危机评估、旅游预测“三位一体”的理论与方法;(2)作者长达10多年深入研究和不断拓展(开拓多个方向和领域); 合适的土壤与气候环境:(1)中国旅游产业高速成长;(2)旅游危机事件频繁发生;(3)中国旅游科学飞速发展,理论构建成为重要趋势。 以本底趋势线理论为例: 10年前 10年后 理论体系的树形结构 树冠越庞大茂盛,树根越发达而纵深 其时:树上的枝叶、花果越丰富多彩 土壤环境 气候环境 哲学的眼光 经济学思维 文学的语言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有文才。 5.5 最终培养目标 站着能说 坐下能写 出去能干 既能动手,又能动脑,能说会道 2013年4月,哈佛大学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士爱德华·威尔逊出版了新作《致年轻科研人员的信》,这本书前部分是自己的回忆录,后部分是对年轻人的忠告。即在如今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什么品质才能造就一个优秀科学家?他今年84岁了,带过很多博士,有资格提出忠告。 六、科研需要“胡乱捣鼓” 为回答这个问题,他拿出了一手证据,强调科研的创造性,鼓励青年学生不仅要刻苦努力,还要敢做梦,甚至“胡乱捣鼓”。他列举自己职业生涯的例子,有的“捣鼓”导致了重大发现,比如,将一个种属的蚁后换到另一个种属的蚁巢去,观察蚂蚁的某些性状差异是不是基因差异造成的;有的“捣鼓”则是死胡同,如将磁铁放在蚁径附近,看是否会干扰蚂蚁的导航能力,结果发现蚂蚁根本不受磁场干扰。他认为,非受控快速实验可起到较好的探路作用,损失的时间也不算多。 他还认为,失败不完全是负面的。多数年轻人对可能遇到的挫折,都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他写道:“对无序和失败要有心理准备。职业生涯的早期常与挫败相伴。” 学生难免碰到这样的情况:实验失败,课堂上词不达意,申请不到资助,总得不出结果等。威尔逊说,一定要耐心、耐心,再耐心,“高标准的工作绝对是至关重要的。必须以快乐的心态,熬过漫长的学习研究时光,即使某些努力必然通向死胡同”。他坚持认为,探索的过程,是对自己的研究逐渐熟稔的过程,对于创造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历练。 有人觉得,成功的科学家一定得聪明、数学好,并讲究准确精密。而威尔逊则认为,不畏惧风险的“闯劲”比聪明更重要;数学不好,可以找人合作;研究最重要的不是精密,而是“胡乱捣鼓”,看能否找到别人未注意的东西。 试图对科学家的人格特征做某些概括。他说,科学家往往较为内向,喜欢做白日梦,敢于挑战权威,不喜欢被指挥来指挥去,他们的注意力会不断转移。不过,很多人可能不同意威尔逊的话,因为多种多样的人格特征都可能造就优秀的科学家,没有一定之规。 * * 博士培养的思考 孙根年 教授、博士生导师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一、什么是博士: ------一个知识进化的视角 假设:人类所有的知识是一个圆,圆的内部代表现在已有的知识,圆的外部代表尚未知道的知识。从中心开始学习吧…… 牛津格言:所谓专家,就是在一个相对狭窄的专门领域,知道很多知识的人。 1.从小学到初中,你学习的基本是常识,上完初中后你就有了一些最基本的知识。 2.然后进入高中,你学习的还基本是普通知识,读完高中后你的知识又多了一些。 已有知识 未知知识 小学 初中 高中 3.然后你考上大学,开始专业学习,读完大学本科后,不仅知识面拓宽了,而且还有了一个专业方向。 4.然后再读硕士,你在专业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基本接近科学前沿,并且有了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大学本科 专业知识 硕士研究生 专业知识 5.然后你聪明且有毅力,进入博士生阶段,你开始大量阅读国内外文献,接触到本专业的最前沿。 6.选择了一个前沿性问题作为你的主攻方向,开始了专门问题的研究,并且在研究上取得初步突破。 博士(一年级) 博士(二年级) 博士毕业时 7.你在这点上苦思悯想,有一天终于有了突破,把知识向前推进了一步,做出了一点成绩,这时你就是博士。 8.现在可以说,在该问题上你已经站在前沿,对其来龙去脉、国内外动态与现状有个了解,其他人都在你后面。 博士毕业时 本专业 方向 课题 9.但是,你绝对不要陶醉在这个点上取得的进展,更不要把人类知识的整张图像给忘记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