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张紧器迟滞特性模型的参数识别-汽车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doc

张紧器迟滞特性模型的参数识别-汽车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紧器迟滞特性模型的参数识别-汽车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皮带张紧器迟滞特性建模及参数识别 李利平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广州 510800) 摘要:以汽车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中的张紧器为对象,研究了张紧器的摆角扭矩迟滞特性。利用双折线迟滞模型代替理想的干摩擦模型,并结合Masing模型,给出了张紧器摆角扭矩关系的建模方法。运用参数分离识别技术识别迟滞模型中的参数,并将仿真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吻,验证了张紧器模型和参数识别方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迟滞特性模型;张紧器;参数识别 ;建模方法 Modeling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Rotation-Torque Hysteretic of Tensioner Liping Li (School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 Guangzhou College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800) Abstract: Tensioner plays a key role in front end accessory drive system due to its properties of maintaining tension and reducing transverse vibration. Taking a tensioner as an example, the rotation-torque hysteretic behavior is studied. A model for characterizing the rotation-torque hysteretic behavior is proposed by using bilinear model which describes the friction unit of the Masing model. Identifying the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and the hysteresis curve of restoring torque-angle is estimated. The estimated and experimental result agrees well which validates the model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Key words: Hysteretic behavior; Tensioner; Identification method; Modeling method. 1前言 张紧器是汽车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Engine Front End Accessory Drive,简称EFEAD中关键的零部件,。起维持皮带张力和衰减系统振动的作用,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EFEAD系统性能的好坏图1 由于张紧器中结构中的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之间存在摩擦和挤压等力学现象,使得张紧器摆角扭矩的关系宏观上呈现类似弹塑性材料的本构关系,即其摆角扭矩特性存在迟滞现象[1]。这种性质增加了张紧器建模及其动态响应预测的难度。 Michon[1]等人指出可用描述迟滞系统随机相应的一阶微分方程模型来描述张紧器的迟滞特性,并通过实测对模型进行验证。但上述模型中弹性力和阻尼力的参数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不利于辨析和进行理论分析。Bastien等[2-3]分别应用Masing模型和Dahl模型来表征张紧臂的摆角扭矩迟滞特性,计算值与实测值均吻合较好。但模型中参数的识别方法较为复杂,且均用理想干摩擦模型来表征干摩擦,无法精确地表示出物体所受干摩擦的渐变性。 本文利用双折线迟滞模型代替理想的干摩擦模型,并将模型与Masing模型结合,给出张紧器扭矩摆角关系的建模方法。利用参数分离识别技术识别Masing模型的参数,并重构张紧器扭矩摆角关系,仿真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证明该建模方法以及参数识别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2 张紧器迟滞特性力学模型 2.1双折线迟滞干摩擦模型 本文用双折线迟滞模型来描述Masing模型的干摩擦元件,即该模型将干摩擦阻力看成一根弹簧和一个理想的干摩擦副串联,如图a)所示,能更好的表示干摩擦阻力的非线性性质。图b)中,xy为双折线迟滞模型的滑移极限;kb为0a段的斜率,表征弹簧kb的刚度,其大小为kb;为干摩擦力的大小,xm为B位移的幅值。 由图可见,当B所受垂直向上的外力小于干摩擦阻力Ft时,A、B之间只发生弹性变形(沿o-a),但是交界面A、C不发生滑移。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干摩擦阻力,振动系统可以视作线性系统。 双折线迟滞模型示意图 (b)双折线迟滞模型力与位移关系 图 双折线迟滞模型 当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