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好好学习药理! 新解兽医药理学 * 先来看几组数据 欧盟自2006开始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添加助长抗生素,单并未说禁止使用抗生素 抗菌药物对于欧盟来说仍然是一个问题,因为根据多个国家权威机构提供的信息,尽管欧盟已经禁止向动物饲料添加生长促进抗生素,抗菌类药物的使用总量仍然很高。从以下的访谈内容,可以了解有关这一问题的最新思想和进展情况。 ——摘自《国际畜牧》 然而,调查表明,美国境内出售的抗生素80%用于禽畜生产。 2014年欧盟批准上市47个新药,数据来自欧洲药品管理局 2009-2014年期间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其中大约每年有9.7万吨用于畜牧养殖业,占年总产量的46.1%。 2014年12月26日 - 在南京市鼓楼区,研究人员对居民家的自来水进行取样分析,结果发现,阿莫西林含量为8纳克每升,6-氨基青霉烷酸为19纳克每升。 自来水中检测出抗生素并非... 重新启动兽医药理学学习动机 复方制剂、一针搞定的时代已过去,单方制剂、现场组合已成趋势 精确掌握每种药物的药理药性是用好产品的根本 了解耐药性产生机制 理性对待后抗生素时代 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能成为药理学的讲师 内容综述 第一章:药理学相关名词 第二章:抗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第三章:抗寄生虫药物的研究进展 第四章:联合用药 第五章:药物的体内过程 第六章:剂型与吸收 第一章 药理学相关名词 化疗 化疗广义解释,化学药物治疗 化疗药物分类 化疗目的,研究药物-机体-病原物的相互关系 化疗指数:LD50/ED50,评价临床应用和安全范围的指数 抗微生物药物 名词解释 。对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 于防治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种类 评价指标: 。抗菌谱(窄谱/广谱) 。抗菌活性(抑菌/杀菌) 。体外活性表达方式(MIC/MBC) 广谱抗菌药 凡能抑制或杀灭多种不同种类的细菌,抗菌作用范围广泛的药物 不仅对细菌有及原虫等也作用,而且对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有抑制作用 半合成和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多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时间依赖性药物 。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高于MIC的时间而其峰浓度并不很重要 。特点:1 当血药浓度超过对致病菌的MIC以后,起抑菌作用并不随浓度的增高而显著增强,而是与抗菌药物的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密切相关;2 PAE较短或没有PAE(抗菌后效应) 。主要包括:青霉素及半合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胺类、碳青霉烯类、万古霉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等 。最佳给药方式: 小剂量均匀分次给药,甚至持续给药,依据t1/2决定给药次数 浓度依赖性药物 。杀菌具有浓度依赖性,血药峰值浓度越高,对致病菌的杀伤力越强,杀伤速度越快 。特点:1 抑菌活性随着抗菌药物的浓度升高而增强,当血药峰浓度(Cmax)大于致病菌MIC 的8~10倍时,抑菌活性最强;2 有较显著的PAE 。主要包括:氨基甙类、喹诺酮类和硝唑类等 。最佳给药方式:采用分次给药,或联合应用其他抗生素。 时间/浓度双依赖性药物 抗菌后效应 。指细菌与抗菌药短暂接触后,将药物完全除去,细菌仍然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抗菌作用机制 影响细胞壁合成 影响胞浆膜通透性 影响胞浆内生命物质合成 细胞结构 。支原体 。病毒 。原核生物 耐药性 固有耐药性 获得性耐药性 。指一般的耐药性 病原菌多次接触化疗药后,产生了结构、生理和生化功能的改变,使菌株发生变异,使它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 交叉耐药性 耐药性转移方式 耐药性产生机制 。水解酶和转移酶 。改变靶位结构 。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主动排外,等等 耐药问题产生的原因 。作为AGP(动物生长促进剂),在动物中被大量地使用,造成人畜细菌的交叉耐药性 。不合理用药 防止耐药产生的措施 第二章 抗菌药物研究进展 动物使用抗菌药目的 治疗 预防 促生长(AGPS)饲料利用率提高2-4%,生长率提高5-10%,随日龄增加而减弱 AGPS的作用原理 AGPS药物的常用种类 国外对AGPS的观点:欧盟、美国 国内AGPS的现状:使用普遍、监测机构、政府重视度 AGPS的替代产品:所谓的前营养物质,益生菌、益生素、有机酸、日粮纤维及利用率高的营养成分或药用植物来实现。 青霉素类 天然青霉素与半合成青霉素 。区别 。 抗菌机制: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激活细菌自溶酶 影响抗菌因素:穿透屏障、酶水解屏障、PBPS亲和力、细胞壁或细胞膜改变、细菌自溶酶减少 抗菌谱:G+、G-球菌(脑膜炎奈瑟球菌)、螺旋体 青霉素类药物特点:抗菌谱(相对广谱)、耐受性 代表药物: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 又称羟氨苄青霉素,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