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药家鑫车祸后竟然对着受伤者连捅八刀,致使受伤者当场丧命。旋即又传来了“汪九刀”弑母的消息――一位姓汪的留日学生竟然拿刀捅向生他养他23年的母亲,而且连捅9刀。 “药八刀”和“汪九刀”两起案件至少有四个相同之处:一是两人都是大学生;二是两人都青春年少;三是两人都靠父母生活;四是两人的作案手段都极其残忍。接二连三出现大学生如此残忍的杀人事件,我们该谴责谁呢?仅仅谴责“药八刀”和“汪九刀”的无人性?当然不是,现在的青少年竟然如此视生命如草芥,杀人如游戏,总感觉这个社会出问题了,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反思 1、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退缩、攻击、自杀、杀人等)?是生理因素或心理因素?是情境因素所致还是人格特质使然? 2、导致儿童青少年心理失衡(危机)、心理不健康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3、我们心理老师(班主任)应该怎么帮助(辅导)这他们,使他们学会应对危机? 4、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和学校发生的众多因学生心理危机导致的悲剧事件对我们的学校、社会、家庭及自己有何启示?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工作的关系 二者的联系 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它们都是一种教育活动,强调要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二者的区别 教育的目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及理论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 学科教学如数学、英语,强调以学科知识掌握为直接目的,知识的学习活动是载体,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学科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心理互动活动(咨询活动、面谈活动、活动课等)为载体,是以预防心理疾病和危机、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增进学生的幸福为目的专门教育活动; 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大德育体系”的新途径、新方法,但是与传统德育既有显著差异,又有密切联系,相互促进。 总的目的一致性: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不同之处表现为: 1)工作目的:德育着重于培养健全“社会的人”,促进学生的社会化、道德化,增进学生的德性修养;心理教育着重培养良好“个性的人”,发展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品质,增进学生个人的幸福感。 2)理论依据:政治思想教育和德育工作理论与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 3)方式方法:心理教育不同于思想品德教育,有说理但不能说教、灌输和强制要求,如对有吸毒、盗窃、打架或早恋的学生心理教育,二者的方法差异名显。 4)工作途径 5)评价体系等 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3、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理解——“主体型人格” 我们认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要具有自主性、创造性、适应性、合作性、和谐性、积极性、健康性等特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就是要塑造学生的“主体型人格”。 青少年健全人格主要体现在自我修养、适应行为、认知特征、情感倾向以及心理健康等五个大的方面。具体特征和表现: (1)具有良好的自我修养,又可以分为五个小的方面,分别是:品德良好;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有主体意识,包括有较强的责任感、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良好的合作性;有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自知自控,不畏挫折;具有现代观念,具体包括法制观念、民主意识、环保思想、效率观念、时间观念、竞争观念等。 (2)在适应性行为上表现出,在学习上乐学、善学,且学业优良;在交往中乐群、友善,具有合作精神。 (3)在认知特征上表现为是有才能的,具有科学的认知方式,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创造性和创新精神。 (4)从态度情感特征上讲,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具体表现为乐观、有爱心,有积极的情绪体验,时常体验快乐的感觉。 (5)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讲,他们是心理机能正常,心理没有缺陷的个体。 2、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解 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以帮助人们更快乐、更积极健康地生活。它强调快乐、满意等积极的情感,认为应该重视人性中那些积极的情感和因素,因此有关积极的情感和情绪体验成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新宠,它们是高兴、满足、自豪、兴趣和爱等,特别是快乐和主观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 ,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心理学不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 ,也应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 ,更有必要去关注人性的积极方面 ,致力于去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 ,促进社会的繁荣。 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和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具体就研究对象而言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 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 对过去 、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 ,以及快乐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