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病原分析报告.pptVIP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炭疽的病原学与实验室检测 自治区疾控中心应急办 赛娜瓦尔 内容 病原学 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抗原结构 致病性 毒力 变异性 抵抗力 军事医学意义 实验室检测 鉴定方法 病原学 形态与染色 炭疽芽孢杆菌是病原菌中最大的杆菌之一,大小为(3~5)um×(1~1.2)um,革兰氏染色阳性,无鞭毛,无动力,有荚膜,能形成芽孢。镜检两端平切,在动物和人体标本中,常呈单个或短链排列,在人工培养基中常形成竹节状长链,有的链长达数百个菌体,菌体相连处有胞间链丝。 形态与染色 炭疽杆菌在机体内或含血清或碳酸氢钠特殊培养基中可形成荚膜。荚膜抗腐败能力大于菌体,因此在腐尸检片中可见到称为菌影的无内容物的荚膜。荚膜是由质粒DNA编码,无毒菌株不产生荚膜。 荚膜成分为D-多聚谷氨酸,由荚膜质粒控制,与炭疽杆菌治病力有关,在体内能抑制白细胞的吞噬和消化,在体外能阻断菌体胞壁上的噬菌体受体,有助于病菌在体内繁殖扩散和建立感染。 芽孢 炭疽杆菌是需氧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中最重要的致病菌,在有氧、温度适宜(25-30℃)的外界环境或人工培养基上,易形成芽孢。芽孢位于菌体中央,呈椭圆形,孢子囊不膨大。芽孢又称内生孢子,带有完整的核质、酶系统,合成菌体的机构,保存细菌的全部生命活性。 芽孢 在适宜的条件下,芽孢通过激活、发芽、生长3个阶段又可成为新的繁殖体,继续分裂、增殖、活跃生长,所以芽孢是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菌,广泛存在于空气、尘埃、地表、水源、土壤和腐烂物体中。每种细菌的芽孢形态、大小和在菌体中所处部位相当稳定,这在细菌鉴别上重要意义。 芽孢 芽孢具有多层厚膜结构,其中芽孢壳由一种类似角蛋白的疏水蛋白组成,非常致密、不具渗透性,对外界抵抗力强,能抵抗表面火性剂、化学药物的渗透和常用物理灭菌法 。 芽孢 炭疽芽孢污染点难以彻底消除,往往成为顽固疫点,是炭疽的自然疫源地,也是炭疽在畜间、人间暴发流行的源头。 芽孢是炭疽杆菌在自然条件下存在的主要形式;在宿主体内和完整尸体内,炭疽杆菌保持繁殖体形态,不形成芽孢。所以,炭疽病死尸体严禁解剖、屠宰、剥皮,以防止炭疽芽孢污染环境。 芽孢 由于炭疽芽孢可大量制备、长期存放,并适宜于气溶胶施放,其在军事医学上有特殊意义。人吸入极微量的炭疽芽孢即可造成致死性感染。美国国会报告中称,于大都市在适宜的气象条件下施放1Kg的炭疽芽孢,可造成数十万人员死亡,其威力可见一斑。 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炭疽杆菌营养要求不高,一般营养肉汤和普通琼脂均可生长,需氧菌或蒹性厌氧菌,最适pH7.2-7.4,最适温度34-37℃,低于12℃或高于45℃则不能生长。菌落灰白色粗糙型,表面稍隆起,干燥无光泽不透明,边缘不整齐,常有小尾突起,放大镜观察菌落呈卷发状,边缘有菌丝射出的典型菌落形态。 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培养3天后,菌落表面有小泡状颗粒即所谓仔集落。在血琼脂平板上,早期无溶血环,培养24h后有轻微溶血。有毒株在含动物血清培养基或0.9%NaHCO3培养基,置于20%CO2、37℃条件下培养24-48h可形成粘液性菌落,用接种针挑取时可见拉丝状,此粘液物质为炭疽菌的荚膜,主要成分为D-多聚谷氨酸:无毒株不形成荚膜,菌落仍保持粗糙型。 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炭疽杆菌在适当浓度青霉素溶液作用下,菌体形态发生肿胀,成为均匀链状串珠,称为串珠试验,对本菌有鉴别意义,其他需氧芽孢杆菌无此现象。 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在肉汤培养时由于形成长链,呈絮状发育,管底有絮状、卷绕成团的沉淀,液体透明,摇之均匀浑浊,不形成菌膜或壁环。炭疽杆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果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阿伯拉糖、甘露醇、水杨素,不产生H2S。在明胶培养基中经37℃24h培养,可使表面液化呈漏斗状,由于细菌沿穿刺线向四周扩散成倒松树状生长。 在某些培养基上,炭疽杆菌在培养6h开始产生紫红色色素,在碱性条件下为红色,24h达高峰,色素的生物学功能不详,据认为与培养基的硫酸亚铁含量有关。 抗原结构 炭疽芽孢杆菌的抗原组成主要包括荚膜抗原、菌体抗原、芽孢抗原及保护性抗原等四种成分。 抗原结构 荚膜多肽抗原: 仅见于有毒菌株,是由D-谷氨酸多肽组成的一种半抗原,可由腐败破坏而失去抗原性,具抗吞噬作用。与细菌毒力有关。由质粒DNA(pOX2)编码,质粒丢失,形成荚膜能力也消失。荚膜抗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