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FIDIC合同条款解读-1定义第一条一般规定;1.1定义;合同是用来规定合同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性文件,这;如“费用”所包含的内容?高速路上的标线:实线和虚;定义,其目的是清楚规范事物的内涵和外延;1.1.1合同;本条主要讲明合同组件;合同这个名词的外延,应该以其组件涵盖范围来理解;合同文件能否成为合同组件,还有个法定生效的问题;1.1.1.2合同协议书;就是给合同当事人一个签字的地方;第一条 一般规定1.1 定义
合同是用来规定合同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性文件,这决定了它必须严谨和明确。而另一方面呢,工程建设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而其管理过程所依据的又是合同,是不是工程界对工程管理中使用的词语都有一致的理解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如“费用”所包含的内容?高速路上的标线:实线和虚线的计量?
定义,其目的是清楚规范事物的内涵和外延。1.1.1合同
本条主要讲明合同组件。合同条件不等于合同。
合同这个名词的外延,应该以其组件涵盖范围来理解。合同规定哪些文件算做合同组件,那么这个文件就是合同的一个部分,这个文件涵盖的范围也就是合同涵盖的范围。如果可以有依据地推断出某个文件不是合同组件一个部分,那它就不是合同。它的内容,也就不是合同范围。
合同文件能否成为合同组件,还有个法定生效的问题。在法律意义上,这个规定是很严格的。比如某个文件,图章完备齐全,但文件没有完成送达程序,就仍然不能算是有效合同文件。完成文件送达程序需要法定证据,比如传真记录、签收证明、邮政收据等。一般的快递公司的收件证明是不能作为送达证明的。只有拿到快递公司送达对方的签收复印件,才算法定送达证明。
1.1.1.2 合同协议书
就是给合同当事人一个签字的地方。设计这样一个文件,将合同主架构搭起来:当事人、标的物、工期、合同价款、合同组件及其解释程序等,然后列明签字人及证明人,让大家来签字。协议书不要太长。条款合同协议书的推荐格式,FIDIC施工合同条件的附录里有。不一定要全盘照搬它的格式,但研究一下它的措辞以及构架一个“合同主架”的方法,也是不错的选择。
1.1.1.3 中标函
投标函是要约,中标函是承诺。中标函发出,即意味着要约承诺的法律过程生效,也即合同已经生效。不论合同协议书有没有签订都不影响中标函承诺已经兑现的法律效力。
在招投标过程中,有时会操作4~5次甚至更多次的投标澄清,其中的某个过程甚至会极大地改变招标标的物以及招标要求,所以中标函要明确说明是指向哪个“投标承诺”。
“备忘录”——按照FIDIC的招标原则以及国际金融机构对其贷款项目的规定,在开标后,除了必要的澄清和修正错误外,业主不能要求投标人降价或提供其他优惠条件;承包商不能主动提出降价,以体现招标的公正性。
实际工程中,有向2-3家发出中标通知书的,目的是压价,名义上讨论技术问题,说你的设备材料太贵,手段是在合同条款上作出让步,支付程序上作出让步,避免法律问题,不压低价格。
如果没有中标函,此处的中标函就可以理解为“合同协议书”,中标函的签发和接受日期可理解为合同协议书的签署日期。主要发生在议标的工程项目。
1.1.1.4 投标函
就是承包商的报价函。投标函是投标书的一核心部分,由承包商填写。
对于招标澄清进行投标响应的澄清回复文件也是投标函的一种形式。
件只有签署与盖章后,方为有效。而快递只有邮政快递才有送达效应。
1.1.1.5 规范
从技术上进行约束。
世行没有专门的“规范”,一般由各国标准集合。如水电站,预埋件“美国军方海底标准”。
1.1.1.6 图纸
图纸由业主提供,设计方不是合同当事人,不受本施工合同约束,明确责任。
为什么这么定义?
(1)设计院与承包商对项目的真实投资都不承担相关责任,所以一旦设计院与承包商联接起来,就极难避免两者串通以变更增加投资来变相牟取私利的可能。国内以前这种现象很严重,现在很多开发商已经严令设计院与施工单位直接沟通,施工单位如果直接拿到设计院的变更,不但不能算做有效合同文件,还有可能被追究违约责任。
(2)对于承包商来说,图纸由雇主提供,则图纸合法性由雇主承担责任。雇主则很容易通过设计合同把这块责任明确给设计院。承包商要求变更,就必须拿出“设计图纸不合理”的依据。有了这样的依据,雇主就可以追究设计院的设计责任。这样设计院与承包商之间串通变更的可能性就没有了。
不象以前,由于变更过程形成不了明确责任的文件,业主几乎拿设计院的变更没有办法。设计院也就可以与承包商串通搞“变相变更”。“由雇主提供设计”,就可以很自然地形成设计合同与施工合同之间的相互制约,大大减小了以前被联合操纵的可能。
在国内设计规范中没有提供“工料规范”的要求,只有“黄色大理石”或者“白色防水涂料”等定义,这很难按图纸来为材料定价,必然留下“施工期材料价格审核”的巨大活口,这对于单价合同来说有很大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