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饮酒(其五).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陶渊明饮酒(其五)

陶渊明:饮酒(其五) 陶渊明 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年(365——427)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担任过彭泽县令等小官,后辞官归隐,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陶渊明的诗 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 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 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诗评价 昭明太子萧统,编《陶渊明集》。 南朝钟嵘《诗品》把陶诗列入中品。 “古来称诗圣者,唯陶、杜二公而已。(黄子云《野鸿诗的》) 中国古代田园诗奠基者。 题 解 ◆本篇选自陶渊明《饮酒》组诗(20首)中第五首,题为饮酒,实为借酒以抒怀。 ◆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弃官归田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流露出作者乐于归田,陶醉自然的心态。 背 景 这二十首诗歌前,有一小段《序》: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耳。 一、前四句:写“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由虚处见意,实是写处世的哲理。 返回自然 :人境、 车马喧 以“君”自指,自问自答 强调归隐之要在于心灵高远而不在隐居偏僻之地 境既闲寂,景物复佳,然非心远不能领其真意。 ——方东树《昭昧詹言》 陶渊明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有诗人以来无此句者。然则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个而矣。? ——王安石 二、中四句:写归隐生活的乐趣 5、6两句既是写景,又抒发了作者   对自然的陶醉   采菊、东篱、南山 7、8两句写山间傍晚的景象   从飞鸟悟出返朴归真的人生真谛 ▲见——望 ●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 ——晁补之《鸡肋集》 ● “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感。近岁俗本作‘望南山’,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苏轼《东坡题跋》 三、点题作结 “此中”,收结以上景象描写; “真意”,呼应篇首“心远”; ▲真:真我 ▲得意而忘言、大辩不言(《庄子》) ▲人生境界 “真意”,呼应篇首“心远”。  “意”字从上文“心”字生出,又加一“真”字,更跨进一步层。则“心远”为一篇之骨,而“真意‘为一篇之髓。 ——吴琪《六朝诗选定论》 评价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王国维 《人间词话》 艺术特色 1、冲淡自然 “寄至味于淡然”。谢榛《四溟诗话》 2、融抒情、写景、说理于一体 3、新的人生境界   须信采菊东篱,   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        ——辛弃疾《念奴娇》 * * *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