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岳麓版)第一单元知识点.doc

高一历史(岳麓版)第一单元知识点.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岳麓版)第一单元知识点

必修一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复习提纲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夏朝:王位世袭制、“家天下” 二、商朝:1、内服与外服制度;2、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突出表现: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 三、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一)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 1、含义: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3、对象:同姓亲族(分封的主体)、功臣、姻亲、附属国、殷商遗民、古国 4、内容: ①权利:诸侯享有“世卿世禄”的特权,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吏、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②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如派兵戍守、随王作战、定期朝觐、交纳贡赋等)。 5、分封的主要诸侯国:齐、鲁、燕、卫、宋、晋等 6.作用:扩大了西周的势力,周王成为天下共主,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 7、演变:分封制开始于周武王,破坏于西周后期,崩溃于春秋战国。 (二)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及特点: 1)周人把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2)。3)嫡长子(大宗)与庶子(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建立背景——春秋战国从群雄割据到大一统: 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春秋战国时期的割据混战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重点) 1、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2、内容: ⑴皇帝制度: 皇权独尊(朕、制、诏、玺等特定说法和规定), 皇权至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⑵中央设三公九卿 ①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 ③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关系:三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三方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既配合又牵制的状态,大权集于皇帝。 ⑶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推行: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内容:地方机构分为郡、县两级。 划分依据从血缘到地域;地方从分权到集权;统治者从贵族到官僚;地方官员从世袭到中央任免,是历史的进步. (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4)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5)法律制度 三、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历史作用) 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秦汉—宋元),积极作用是主流;在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消极因素突出,尤其是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 (1)积极:政治上——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稳定;经济上——有利于农业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上——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形成和传承。 (2)消极:政治上——易形成腐败和暴政;经济上——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文化上——文化专制扼杀了人们的思想发展。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中央官制的演变——君权与相权关系(重点) 1、秦朝:三公九卿 2、汉:设中朝(内朝),由皇帝亲信近臣(侍从、秘书)构成,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决策。(中外朝制度) 3、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分割相权) ⑴三省: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辖六部。 ⑵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⑶评价(作用):互相牵制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 4、宋朝:“二府三司”制(进一步分割相权) 二府:一为枢密院,掌管军政;一为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长官为宰相,掌管行政。 三司:指度支、盐铁、户部,掌管财政。 5、元朝:一省制(相权有所加强) 只设中书省,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六部归入中书省。 6、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皇权达到新的高度) 发展:明太祖废丞相,设立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正式成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性质和地位: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后来职权渐重,拥有“票拟”权力。 7、清朝:设立军机处(顶峰) ⑴清初:内阁(处理日常事务)、议政王大臣会议(负责军国大事,但限制了皇权)。 ⑵雍正:军机处 A.起因:为了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实质是加强皇权) B.职权和地位:参与处理军国大事,但无决策权力,只能跪奏笔录。(与明内阁相同点:参与机要,但无决策权) C.影响:简化了行政的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是皇权发展到了顶峰的标志。 二、选官制度(重点) 1、西周:世卿世禄制。(血缘)“公有公门,卿有卿门,贱

文档评论(0)

aicen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