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目前我院感染科开展的目标性监测工作有哪些?
有四种:多重耐药菌监测、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监测、留置尿管监测、ICU感染监测
2、多重耐药菌指的是什么?
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目前常见的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等。
3、当出现多重耐药菌病例时,科室要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隔离标识有几种?
隔离标识分空气传播隔离、飞沫传播隔离、接触隔离传播三种。空气传播隔离标识为黄色,飞沫传播隔离标识为粉色,接触传播隔离标识为蓝色。床旁隔离。乙肝、丙肝、梅毒不用标识。多重耐药者要在一览卡、床头卡、标识。
临床科室应由科主任和护士长负责根据回报的检验报告单结果落实本科室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接触隔离措施。
1)经治医生要下隔离医嘱。
2)护士要在隔离房间门或多重耐药菌患者的病床栏放置接触隔离标识,并及时填写特殊感染病人记录。
3)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4)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加强手卫生,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
4、医生下隔离医嘱有几种选择?
隔离医嘱有两种:单间隔离和床旁隔离。医生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转诊之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
5、职业暴露时,如何处理?
1)科室工作人员在医疗服务操作过程中发生锐器伤害,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用肥皂和清水清洗伤口或用碘伏消毒伤口),并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科。
2)必要时医院感染感染委员会组织专家会诊,进行明确病原,以确定是否需要接受HIV、HBV、HCV等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确保在第6周、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根据其危险性大小)接受跟踪检测。
3)若被病原是HIV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者应在2小时内采取措施(执行艾滋病病毒职业 暴露应急控制措施)。
4)被HBV阳性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记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ug、5ug、5ug(按0、1月、6月间隔)。
5)若病原是丙肝,目前虽无较好的治疗方法,但可以向有关专家咨询受伤后安全预防措施。若有任何疑问,应积极查询或向传染病专家咨询。
6)填写《锐器伤害登记表》2份 ,感染管理科留存一份随防。
6、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控制措施有哪些?
1)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清水清洗被污染局部;
2)污染眼部等黏膜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对黏膜进行冲洗;
3)存在伤口时,应轻柔挤压伤处,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用75%的酒精或0.5%碘伏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包扎处理。
4)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5)艾滋病暴露地点、物品的终末消毒:对HBV有效的消毒方法均适用于HIV。此外,酒精也可灭活HIV。100℃ 20分钟可将HIV完全灭活。但注意紫外线或γ射线不能灭活HIV。
7、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多重耐药菌定义(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耐药菌隔离口诀:监测发现耐药菌,接触隔离要到位;单间安臵最适宜,同种病原也可以;限制人员入与出,相对固定诊疗者;洗手措施第一招,杜绝传播不可少;物体表面定期消,每天擦拭要做到;深思耐药菌来源,滥用诱导是祸患;终结抗生素时代,岌岌可危非虚言。
监测: 临床科室:加强对重点患者的检测和监测,隔离病人;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药敏后,对多重耐药菌应在检验报告上标注。登记《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表》,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医院感染管理科:院感专职人员每天到微生物实验室了解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到科室指导接触隔离工作。
预防控制措施: (1)手卫生 (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接触隔离。 A、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臵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患者转诊之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 B、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