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儒家:(1)孔子(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A.政治:a.“仁”与“礼”的学说; b.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B.教育:a.开创私学; b.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c.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C.整理古籍: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2)孟子(亚圣):A.道德规范:仁、义、礼、智; B.仁政:“政在得民”,反对苛政; C.民本思想:“君轻民贵”; (3)荀子(儒家思想集大成者):A.唯物主义思想; B.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2.道家:(1)老子:A.政治:“无为而治”,建立“小国寡民”社会; B.哲学:a.“道”是世界的根本(唯心论); b.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庄子:政治:齐物; 3.墨家:墨子:(1)主旨:“兼相爱,交相利”; (2)非攻、尚同、非乐、非命; 4.法家:韩非子:(1)政治:A.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法”、“势”、“术”三者糅合为一; B.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2)哲学:“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遵循客观规律办事);
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孔子:开创儒家学派; 2.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 3.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汉代儒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背景:(1)历史原因:汉代主流文化对“焚书坑儒”批判,为儒学复兴提供机遇; (2)社会背景:A.时代特征: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成型; B.文化: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基本形成; (3)政策:汉武帝初年,起用儒学之士担任职务,向儒者咨询治国的方略; 2.董仲舒新儒学(观点):(1)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核心)——加强君权的需要; (3)“仁政”:限民名田,薄赋敛,省徭役——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4)“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稳定政治统治秩序的需要;
3.特点:(1)以儒家思想为主; (2)外儒内法,兼有道家、阴阳家等思想(继承和改造了先秦儒学),糅合百家; (3)神化皇权;
太学的创建
创办太学:(1)时间:汉武帝时期; (2)教学内容:五经; (3)学校规定:太学生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 (4)学生来源:多为贵族子弟,也有极少数出身社会中下层的; (5)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2.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 3.影响:(1)对教育: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2)对社会风气: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3)对统治基础:使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改变,少数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到入仕的机会; (4)对儒学: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5)对政坛:太学生的议政运动,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6)对后世:为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起关键作用;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创立: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1)目的:a.继承发展圣人学说; b.创立人世间的伦理规范,行为标准; c.达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社会安定; (2)观点:A.周敦颐、邵雍:运用《周易》,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二为一,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B.张载:开创“气学”一派(唯物主义),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C.程颢、程颐:a.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b.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 2.成熟:朱熹(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客观唯心主义)(1)观点:A.“理气论”:世界由理气构成,先理后气(补短:世界本源); B.修养论:“存天理,灭人欲”,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简化:修养方法); C.道统论:“三纲五常”是“天理”的反映,正君心、正纲常、正百官、国治、天下平(扬长:儒家传统道德与精神); (2)注解《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理学著名经典; (3)影响:A.朱熹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 B.思想成为官方正统儒学; C.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 3.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