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杂说 李贽 一、焦点问题 1.为什么说化工才是天下至文的艺术境界? 2.此文对“发愤著述”的论述是如何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深度的? 二、背景资料 1. 作者的经历和创作 李贽(1527-1602)字宏甫,号卓吾,又号思斋居士、温陵居士等。 二、背景资料 2. 思想上的“异端” 狂狷的精神 深受泰州学派思想的影响 二、背景资料 3. 关于晚明浪漫主义时代 中国文学史上最活跃的时期之一 思想解放 张扬自我 肯定情欲 反对权威 三、文本内涵解析 1. 化工与画工的比较 真性情与道德观 自然美与人工美 2. 发愤寄托的创作观 杂 说 《拜月》,《西厢》,化工也;《琵琶》,画工也。夫所谓画工者,以其能夺天地之化工,而其孰知天地之无工乎? ······由此观之,画工虽巧,已落二义矣。文章之事,寸心千古,可悲也夫! 杂 说 追风逐电之足,决不在于牝牡骊黄之间;声应气求之夫,决不在于寻行数墨之士,风行水上之文,决不在于一字一句之奇。······《西厢》、《拜月》,何工之有? 盖工莫工于《琵琶》矣。彼高生者,固已殚其力之所能工,而极吾才于既竭。惟作者穷巧极工,不遗余力,是故语尽而意亦尽,词竭而味索然亦随以竭。 杂 说 盖虽工巧之极,其气力限量只可达于皮肤骨血之间,则其感人仅仅如是,何足怪哉!《西厢》、《拜月》,乃不如是。意者宇宙之内,本自有如此可喜之人,如化工之于物,其工巧自不可思议尔。 杂 说 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于为文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 ?杂 说 三、文本内涵解析 李卓吾的“化工”说针对当时的通俗文学──戏曲而发,推崇 “诲淫”之作《西厢记》,具有思想解放的意义。 四、文本艺术特点 1. 立论大胆,用语略带夸张。 2. 行文气势凌人。 五、思考与讨论 1. 你觉得现代艺术作品中的“恶搞”与“荒诞”等精神与“童心说”有无冲突?你如何看待这些冲突呢? 2. “发愤著书”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创作理论,你觉得有道理吗? * * 李贽是这一文化运动中的旗手 “化工”,指自然天成的作品为创作的第一义 《西厢记》和《琵琶记》比较 不盲从规范、法则,而着眼于情感的自然流露不露痕迹的自然之美 重视表现、寄托的主张 1. 自我表现 2. 旁托假借 3. 小中见大 在我国文学思想史上,发愤著述之说渊源久远。但李卓吾将这个说法与寄托问题联系起来,却是绝无仅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