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吴德庆第六版)第四章生产决策重点解读.ppt

管理经济学(吴德庆第六版)第四章生产决策重点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等量曲线的斜率,它总是随着x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减。 * 等成本曲线 等成本曲线反映总成本不变的各种投入要素组合。 等成本曲线的方程式: 这里, 代表等成本曲线在 轴上的截距,说明越在外面的等成本曲线代表越高的成本; 代表等成本曲线的斜率。 . . * . 图4—9 * 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确定 图解法 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代表最优组合。图4—10 * 一般原理: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 是: 图4—12 * [例4—4] 假设等产量曲线的方程为: ,其中K为资本数量,L为劳动力数量,a和b为常数。又假定K的价格为PK, L 的价格(工资)为PL。试求这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比例。 解:先求这两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 L的边际产量为: K的边际产量为: * b 根据最优组合的一般原理,最优组合的条件是: 所以, K和L 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比例为a PL / b PK。 K * [例4—5] 某出租汽车公司现有小轿车100辆,大轿车15辆。如再增加一辆小轿车,估计每月可增加营业收入15 000元;如再增加一辆大轿车,每月可增加营业收入40 000元。假定每增加一辆小轿车每月增加开支12 500元(包括利息支出、折旧、维修费、司机费用和燃料费用等),每增加一辆大轿车每月增加开支25 000元。该公司这两种车的比例是否最优?如果不是最优,应如何调整? * * 40 000 40 000 15 000 15 000 12 500 25 000 1.6(元) 1.2(元) 25 000 12 500 即大轿车每月增加1元开支,可增加营业收入1.6元,而小轿车只能增加营业收入1.2元。两者不等,说明两种车的比例不是最优。如想保持总成本不变,但使总营业收入增加,就应增加大轿车,减少小轿车。 * 利润最大化的投入要素组合 为谋求利润最大,两种投入要素之间的组合,必须同时满足MRPK=PK和MRPL=PL。这种组合也一定能满足最优组合的条件,即MPK/PK=MPL/PL。 * 图4—13 * 价格变动对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影响 如果投入要素的价格比例发生变化,人们就会更多地使用比以前便宜的投入要素,少使用比以前贵的投入要素。 图4—14 * 生产扩大路线 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投入要素最优组合比例发生变化的轨迹。 长期生产扩大路线 短期生产扩大路线 图4—15 * 第4节 规模与收益的关系 * 规模收益的三种类型 假定:aL+aK=bQ 1. ba 规模收益递增 2. ba 规模收益递减 3. b=a 规模收益不变 * 图4—16 * 影响规模收益的因素 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 (1)技术装备因素 (2)专业化 (3)专用设备和先进技术的使用 (4)存货的经济性 (5)大规模采购的经济性 (6)大规模雇用的经济性 (3)大规模金融的经济性 (4)大规模广告的利益 (5)影响力强大带来的好处 促使规模收益不变的因素 促使规模收益递减的因素,主要是管理因素 * 规模收益类型的判定 假如, 那么,hk 规模收益递减 h=k 规模收益不变 hk 规模收益递增 如果生产函数为齐次生产函数: 那么,n=1 规模收益不变(h=k) n1 规模收益递增(h k ,假定k1) n1 规模收益递减(h k ,假定k1) *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形式: 优点: 1. 其对数形式为线性函数 2. 边际产量的变化,符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3. 属于齐次生产函数,便于判断规模收益类型 4. 指数b、c,恰好是K、L的产量弹性 * 第6节 生产函数和技术进步 * 技术进步导致生产函数的改变 技术进步,指技术知识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有了进展。它应当表现为以更少的投入,得到与以前同样的产出。 故技术进步导致生产 函数的改变,表现为 等产量曲线的位移。 图4—19 * 技术进步的类型 1. 劳动节约型 2. 资本节约型 3. 中立型 * 图4—20 * 技术进步在产量增长中所作贡献的测定 假定某生产单位的生产函数为: 那么, 假定在这一期间 ,该单位增加的全部产量为ΔQ。 式中, 为因增加投入而引起的产

文档评论(0)

宝贝计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