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十一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2006-2010)
负 责 人:
公 章:
2005年11月28日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十一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2006-2010)
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进一步加强本学科发展建设,培养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轻工与食品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指导思想,根据武汉工业学院“十一五”总体发展要求,为把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成为具有一定特色水平的学院,结合本院实际,紧紧围绕“质量建院,特色立院,创新兴院,名师扬院”的建院思想,按照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和整体推进的原则,特制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06~2010年学科建设规划。
一、“十五”期间发展状况
主要成绩
人才培养
武汉工业学院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后,食品
科技产业化或科研服务
近3年来,学院整体学术水平有较大提高,科研意识和学术氛围已初步形成。共完成国家、省部级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国家星火计划项目44项,总经费670余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重大项目2项、省科技攻关项目10项、省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0项、武汉市重大项目1项。科研论文242篇, 其中有10篇论文被SCI收录,出版学术著作 8部,项目验收与结题28项, 有10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获国家专利14项。
代表性的项目有: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紫苏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 CHGT12塔式稻谷烘干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湿谷收储预处理生产线设备中试研究、“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点项目— 长江中下游远红外稻谷干燥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 双低油菜籽脱皮、低温压榨制油新工艺示范、 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 科技产业化莲藕双歧因子饮料产业化生产、“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植物杀虫剂在储粮害虫防治中应用开发与示范、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木瓜复合发酵果醋酿造技术中试、“十五”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特色农产品加工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省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100T/D低温螺旋榨油机研制。
科专业建设
学院现有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湖北省省级特色学科;湖北省高校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的立项建设;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学科专业平台三个:国家粮食局粮油资源综合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立项建设;湖北省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农副产品加工研发推广中心。
队伍建设
学院设有谷物科学与工程教科研究室、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教科研究室、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科研究室、储藏科学教科研究室、食品质量与安全教科研究室5个教研室。3个实验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实验室、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实验室、食品安全与储藏实验室。3个管理科室(学院综合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实验管理办公室)。
全院教职工数46人,其中专任教师35人,实验技术人员4人,学生辅导员4人,行政管理人员5人。教师中教授15人,副教授1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部级专家3人、省教学名师1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特聘教授1人、2人成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具有博士学位研究生12人,硕士学位研究生12人。
全院共有教师35名,年龄结构:35岁以下5名,占教师数14.2%、35~55岁以下26名,占教师数74.3%、55岁以上4名,占教师数11.4%。职称结构:讲师7人, 占教师数20%、副教授12人, 占教师数42.9%、教授15人, 占教师数37.1%学历结构:博士14人,占教师数40%、硕士10人,占教师数28.6%、本科11人,占教师数31.4%;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教师数68.6%。
学术交流
继2002年全国面粉行业高峰论坛会议后,在校领导下,作为协办单位,成功的举办了2003年全国面粉行业高峰论坛会,中粮集团面粉部总经理王震、南顺(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曹震、华龙面业集团公司总裁范现国等全国主要的百余家大型面粉企业老总参加了本次高峰论坛,这些企业的商品用面粉产量占全国80%左右。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于小冬、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王瑞元、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秘书长宋丹培、中国粮油学会副会长刘兴信,校党委书记徐广文、校长李杰、副校长周坚等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主要就面粉企业整合、提升整体水平,面粉营养强化,生产“放心面”,筹备成立麦粉分会等议题进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