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地理学复习提纲
引言
植物区系地理学:是研究各种植物的分布规律、各地区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和形成原因的科学。
植被地理学:是研究各地区的植被结构、动态和分布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科学。
第一章 植物分类类群
1、原核植物分门:细菌、蓝藻门
2、苔藓植物分纲:苔纲 藓纲、
特征:1,植物体有两种形态:叶状体、茎叶体;2,没有根的分化,只有假根;3,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而附在配子体
3、蕨类植物分纲:1裸蕨纲2石松纲3水韭纲4木贼纲5真蕨纲。
4、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1胚珠裸露,种子裸露;2全部为木本植物,大多数为高大乔木;3具颈卵器构造,有些种的精子还具有鞭毛(苏铁);4具多胚现象;
裸子植物分纲:分为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买麻藤纲和红豆纲
5、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1具有真正的花;2种子包在果皮之内;3具有双受精现象;4孢子体高度发达,组织分化精细,生理机能效率高;5多种传粉方式;6生长和营养方式多种多样性。
被子植物分纲: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
6、认识校园的植物(种名和所属科名)
1.漆树科:芒果、人面子、盐肤木
2.梧桐科:苹婆
3.棕榈科:鱼尾葵、棕竹、王棕、假槟榔、金山葵、短穗鱼尾葵、蒲葵、瓶子椰
4.马鞭草科:黄树梅
5.大戟科:海南珊瑚、蝴蝶果、重阳木、乌桕、月下珠、一品红
6.千屈菜科:大花紫薇、紫薇
7.五加科:鹅掌柴
8.榆科:朴树
9.天南星科:白蝶芋
10.紫草科:福建茶
11.锦葵科:朱槿花、彩叶扶桑
12.百合科:沿阶草
13.海金沙科:海金沙、红千层、白千层
14.无患子科:龙眼
15.桑科:小叶榕、大叶洒金榕、
金钱榕、柳叶榕、构树、橡胶榕、
无花果、菠萝蜜
16.菊科:蟛蜞菊、三叶鬼针草、小飞蓬
17.莎草科:香附子
18.禾本科:红花酢浆草、黄花酢浆草、细叶结缕草、黄金挂绿、观音竹、佛肚竹
19.伞形科:雷公根
车前科:车前草
桃金娘科:番樱桃、番石榴、铁仔葡萄
苏铁科:苏铁
茜草科:雪茄花、龙船花
鸭跖草科:蚌花
夹竹桃科:鸡蛋花、黄蝉花、黄花夹竹桃
海桐花科:海桐花
蔷薇科:桃花、枇杷
爵床科:小驳骨
百合科:麦冬
杜英科:高山望、圆果杜英
罗汉松:竹柏
使君子科:橄仁树
豆科:格木、刺桐花、羊蹄甲
山茶科:荷木
壳斗科:青冈、红椎
龙脑香:海南坡垒
金缕梅科:枫
姜科:良姜
兰科:马占相思
苦楝树科:苦楝树、麻楝
桂花
芸香科:千里香、山麻黄、柚子、黄皮、
凤仙花科:玻璃翠、凤仙花
木兰科:白兰花
金星蕨科:金星蕨
铁线蕨科:铁线草
木犀科:木犀榄
杨梅科:杨梅
凤尾蕨科:蜈蚣蕨
鸭跖草科:将鸭跖草
旋花科:红薯
冬青科:苦丁茶
美人蕉科:美人蕉
紫茉莉科:三角梅
苋科:空心苋
第二章 植物区系空间分异
1、种的分布区:一个物种由若干个体组成,它们所占有的全部地域就是该种的分布区
2、分布区的类型:(一)按外貌划分的分布区:1连续分布区;2间断分布区:(1)种的间断分布区;(2)属的间断分布区;(3)科的间断分布。(二)按分布广狭划分的分布区:世界性分布区;特有性分布区;广泛分布
3、植物地理成分:
4、植物区系:植物区系是某一地区,或者是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
5、属相似性系数计算方法:
6、植物区系分区的原则:1.以特有科、特有属、特有种的数量比重为主要依据;2.划分高级区划单位时,考虑历史条件较多;3.划分低级区划单位时,要考虑现存的生态条件。
单位:1.植物区(Kingdom):除含有很多特有种、特有属外,还要有特有科河共同的发展历史;2.植物地区(Region)在区内再分地区,含有很多特有属、特有种,特有科少;3.植物分区(Province):在植物地区内,根据差异分为植物分区,特有属少,但有一定的特有种。
7、世界六大植物区(分区图)
Ⅰ.泛北极植物区(全北植物区) Ⅱ.古热带植物区
Ⅲ.新热带植物区 Ⅳ.开普植物区(好望角植物区)
Ⅴ.澳大利亚植物区 Ⅵ.泛南极植物区
8、中国植物区系分区(图)
A.欧亚森林植物亚区 B.亚洲荒漠植物亚区
C.欧亚草原植物亚区 D.青藏高原植物亚区
E.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 F.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
Ⅱ.古热带植物区 G.马来西亚植物亚区
第三章 植物生活与环境
1、生态因子的分类:
1)非生物因子
①气候因子——光、温度、降水、风等
②土壤因子——土壤的理、化性质等
③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坡位等。
2)生物因子
①植物因子——植物之间的机械作用,共生、寄生、附生等关系。
②动物因子——摄食、传粉、践踏等
③人为因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