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灾害来临,无人能抵挡 MSI公式解析 例如: 某地区一家化工厂在深夜发生爆炸,伤患约有100人(T1和T2),在附近有一家200床的小医院。从过去的经验看爆炸伤严重的病患较多,故假设S=1.5 S=(T1+T2)/T3 TC=200 ×3% ×8=48 MSI=100 ×1.5/48=3.13 假设夜晚人力只有平常白天的8成,则MSI约3.8 大批伤分诊( S.T.A.R.T分诊计划)(Simple 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 第一步 大批伤分诊 ( S.T.A.R.T分诊计划) 第二步 大批伤分诊( S.T.A.R.T分诊计划) 第三步 大批伤分诊( S.T.A.R.T分诊计划) 第四步 与媒体的互动 不要随便引用采访者所提到的数据或资料 别人问话或谈话时随时做笔记 没有“非正式的谈话”这种事,永远要小心您在说什么 没有“以下说法不列入正式记录”这种事 当对方向您说“摄影机已经关掉,您可以放松了”,不要松懈了你的防备,仍然要全神贯注 注意公共事务与个人事务的差别 注意以下陷阱 假设性的问题(不要对于不确定会发生的问题去公开加以猜测) 个人的观点 复选的问题 如果你不希望哪些话在报纸上出现,就那些话一个字都不要说。 不知道答案的问题,不妨回答:“我不知道,让我帮您联络适合回答这问题的人” 公共卫生应对——评估灾区的应变能力 评估当地医疗服务及公共卫生服务是否完整和充足 医疗服务 医院、药房、诊所 健康状况,如是否出现任何传染病 评估是否有必要请求邻近区域帮助 四、灾害现场救援 灾害现场救援 灾害现场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 灾害现场管理的原则 灾害现场管理的程序 灾害现场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 现场急救的重要性 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4分钟,严重创伤伤员抢救的黄金时间是30分钟。 灾害现场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 现场急救的特点 社会性 :动员全民参与急救 突发性 :随机性强,尤其是成批伤病员的出现,常使人措手不及 紧迫性 :时间就是生命 风险性 :环境风险;人为风险 复杂性 :现场;人群;病情 灾害现场救援的原则 先排险后施救 急救与呼救并重 先重伤后轻伤 先施救后运送 转送与救护相结合 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 先排险后施救 触电导致的意外事故现场,应先切断电源排险后再进行救护; 有害气体泄漏的中毒现场,救护者应先做好防护措施,将病人脱离险区再施救,以尽可能保证救护的安全。 急救与呼救并重 是指现场有多人在场时,救护与呼救可同时进行,以尽快得到外援。只有一人在场时,对危重病人应先施救,短时间内再进行电话呼救。 先重伤后轻伤 伤员少:优先抢救危重者,后抢救较轻者。 伤员多:在有限的时间、人力、物力情况下,应在遵循“先重后轻”原则的同时,重点抢救有可能存活的伤病员。 先施救后运送 根据创伤死亡三 个高峰的特点,伤后数小时内是救援的黄金时期 转送与救护相结合 边治边走,不因转送延误救治 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 院外救援整装待命,院内急救争分夺秒 灾害现场管理的程序 第一目击者的反应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启动 现场急救护理 转运及途中救护 第一目击者的反应 “第一目击者”可以为病人提供一些最基本的救护。在最初数分钟内提供的救护非常关键,因为这一时间段(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往往是救命的“黄金时刻”。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启动 要清楚地评估伤害的性质、严重程度、发生的原因、受伤人数等,以及现场已采取的救护措施。 现场急救护理 医疗救护人员抵达现场标志着较高级别的院前急救的开始。 BLS ACLS 转运及途中救护 转运工具(海、陆、空) 转运交接 75000;100000;300000 * *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证实:全球范围内20%的创伤病人因未能及时进行现场急救而死亡。有40%~60%的心肌梗死病人在发病最初的几小时内死亡,其中70%的病人尚未赶到医院即死于家中或现场。 做好现场急救这关键的一步,对提高伤病员的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或死亡率,从而使损失降至最低是至关重要的。 1976年在德国的美茵次,发起成立了专门研讨急诊和灾害问题的组织以后发展为“世界急诊和灾害医学学会”,1994年更名为“世界灾害和急诊医学学会” 这是目前国际上第一个有关灾难的学会。学会的主席,即是当代心肺复苏医学创始人Peter Safar教授 “国际减灾十年”最初创议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雷斯 事故干预指挥系统(ICS) 救灾期间参与救援的不同专业和团体 军队、警察 消防、救护 医生、护士 工程师、机械操作员 搜救犬与训练员 海外救援队 非政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 ICS架构 ICS指挥官 联络主任 安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应急体系建设与预案编制1技术报告.ppt
- 应急体系建设与预案编制技术报告.ppt
- 运营系统展会技术报告.ppt
- 应急通信保障应急预案技术报告.doc
- 于金明食管癌放疗进展沈阳技术报告.ppt
- 运营现场管理制度技术报告.doc
- 运营与供应链管理技术报告.ppt
- 运营战略技术报告.ppt
- 运营战略与竞争力技术报告.ppt
- 运营主管题库打印技术报告.doc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