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慰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指导讲义概论.docxVIP

黄祖慰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指导讲义概论.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29 第二讲 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介绍 讲授人:黄祖慰 一、全国赛概况 第一届:高层建筑结构模型 第一届全国赛赛题赛点为制作一座一米高的房屋结构模型,在模型底部装铁砂以模拟基础效果。模型加载方式为单侧水平静力荷载与动恒载。 右图为西南交通大学代表队作品,整个结构以桁架构造布置。 由于这次比赛加载单向性的问题,结构模型构造上也应该采取单向刚度大的设计。下面展示获得一等奖的作品: 浙江大学作品: 东南大学作品:特点为桁架+蒙皮结构 上海交大作品:其在设计上完全按照赛题加载规则,设计时没有按照具体楼房的设计来设计,而是只考虑加载方向上的刚度。 反面教材:结构竞赛不等于结构造型竞赛,把握赛题要点是硬道理,过多添加不必要的构造或者装饰只会使结构重量增加。 第二届:两跨双车道桥梁 第二届国赛赛点是两跨双车道桥梁结构模型设计、制作和移动荷载作用的加载试验,与多次举办的校内赛赛题相似。下图为加载装置示意图。 下面介绍第二届国赛的优秀作品: 浙江师范大学(第一名)269g:由其结构构造可将其想象为一单索面上承式悬索与空间桁架的组合结构,其横梁纵梁均采用三角截面箱型梁,符合其桥面系的受力机理斜杆采用卷制的空心圆管节点的处理非常独到。 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名)279g:模型充分利用了纸张的抗拉能力,采用蒙皮作用防止主梁竖向构件受压失稳,另外再通过横向联结系保证两片主梁稳定。 反面教材: 华侨大学(242g) :桥梁模型结构轻盈,但是细节处理不当,横向联结系失效导致桥梁失稳破坏。 某某大学作品:对赛题恒载理解不充分,设计上过于保守。其在设计上也存在缺陷,对力学概念理解模糊,模型重量大。不关注细节,桥梁结构上刚度,但是桥面布置不合理,导致模型加载失败。 第三届:定向木结构风力发电塔 第三届国赛的赛点是制作一个支架与风力发电叶片,在风荷载下达到模型的保证模型不损坏的同时尽量增大发电功率。 下面为模型与加载装置的示意图: 下面介绍优秀作品: 西南交通大学(第一名) 支架普通,没有经过仔细优化,模型重量大。但是叶片巨大,受风面积大,产生的电量大,由此提高了整体成绩。 第三届作品:湖南大学(第二名) 为了防止叶片在承受风力时变形撞击到结构本身,其结构采用前倾模式。另外,考虑到鼓风机出风风力场的特征,叶片从内向外不断增大的模型成绩较好。 浙江大学(第三名):支架结构形式简单,叶片从内向外不断增大 第四届:体育场看台上部悬挑屋盖结构 第四届国赛的赛点是制作一个能够安装在预制看台上的挑棚结构。结构模型需要承受竖向静力荷载与风荷载的考验。 下面介绍获奖优秀作品: 哈尔滨工业大学(特等奖):充分利用主办方优势,合理利用赛题规则,造型具备一定的美观性,做工精细。 东南大学(一等奖):桁架结构有效抗弯高度高,纸张面积小,构件全部采用薄壁箱型截面构件。模型重量轻,刚度大。 厦门理工大学(一等奖):巧妙利用构造进行卸风 上海交通大学(一等奖):结构简洁,受力机理明确,主要构件采用箱型截面构造,做工精致: 西南交通大学(三等奖):结构过为笨重,刚度小。对桁架结构没有提起相当重视。 第五届:带屋顶水箱的竹质多层房屋结构 第五届国赛赛点在于制作一个四层结构模型,在承受竖向静力荷载的前提下承受什邡八角波震动。竖向荷载最大为34kg。 下面介绍优秀作品: 西南交通大学(特等奖):以78.6g的模型自重承受住了满载,其特点为结构轻巧,采用了变截面三角形柱,刚柔转换层,一体化的加载铁块,高效的节点柱脚处理。 上海交通大学(一等奖):其构造上特点为利用一定数量的拉条对较为柔的框架进行稳定处理,避免模型在加载时失稳破坏。 武汉大学(一等奖):一二层无“圈梁”,由两交叉梁代替。 华侨大学(一等奖):采用桁架结构,结构模型刚度较大,以刚克刚。 北京交通大学(一等奖):采用吊篮作为阻尼器进行抗震,模型截面小,结构重量小。由于吊篮可动范围较小,减震效果不太明显,吊篮与结构模型撞击,容易引起结构破坏。 第六届:吊脚楼 第六届国赛赛点为在斜坡上制作一结构模型在承受竖向荷载的同时承受水平冲击荷载。 模型的关键点在与保证第二层的面刚度,使其承受冲击荷载时能够把加速度响应充分传到传感器上。 二、我的结构竞赛经历 校内赛的报名已经开始了,但这次我并没有参加,赛事似乎也和我没有任何关系,但我还是会习惯性的去仔细地阅读赛题,认真地分析材料特性,甚至已经得出了具体的、多样化的设计方案和制作方法。没有了你,我真的感觉不习惯了!Devotion,是我对你的最佳表白。也许很少有人会理解这种情感,但我却不同,那是我的梦想,我曾为之投入并奋斗了整整三个春秋,那更是我挥洒青春活力的舞台! 图2 本图为大二上学期设计的跨越结构,有效抗弯高度过小导致承载能力不足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