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绪论与大气.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绪论与大气

绪论 研究气象条件与农业生产相互作用关系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日本的太后美保于1879年至1898年间写成的《农业物理研究》中提到: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中所有气象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一门科学。农业生产是由农业生物、农业环境、农业技术、农业经济等多方面内容构成的复杂综合系统,光、热、水、气等气象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最活跃的环境因素,为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和能量。农业气象学既要研究农业生产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和反应,同时也研究农业生产对象群体对气象条件的反馈影响,是农业科学和气象科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科学,其形成和发展与农业生产以及农学、气象学的发展相密切联系。农业气象学不断揭示和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各类气象问题,为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轻农业自然灾害,实现农业生产的优质高产、低耗高效可持续发展服务,它既是农业科学的一个基础性学科分支,又是应用气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绪论 一、大气与大气科学 二、农业生产与气象的关系 三、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 四、农业气象学的发展历史 五、中国21世纪对农业气象的需求与发展前景 一、大气与大气科学 1. 大气及大气科学:研究大气结构、组成、物理现象、化学反应、运动规律及其它问题的学科。 2.气象学 气象: 气象学:研究大气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和各种物理过程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3. 天气学 天气: 气象要素:表征大气状态的各种基本物理量与基本天气现象。 天气学:研究天气现象、天气系统的发生、演变及其预报原理和方法的学科。 4. 气候学 气候: 气候学:研究气候形成、气候特征的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演变的学科。 二、农业生产与气象的关系 大气提供了农业生物的重要生存环境和物质、能量基础; 大气提供了农业生产利用的气候资源(有利的气象条件,相反,则为气象灾害); 气象条件对农业设施和农业生产活动的全过程的影响; 大气对农业生产的宏观生态环境(水、土、植被等)和其它自然资源的影响; 农业生产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三、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 1.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对农业生物生长发育和农业生产活动有影响的农业气象、农业天气和农业气候的形成及其变化规律;二是研究农业生物生长发育和农业活动对农业气象、农业天气和农业气候条件的生理、生态及生产效应。 2. 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内容或任务主要是: 农业气象监测; 农业气象信息服务; 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农业气象灾害与生态环境建设; 农业小气候的利用与调节; 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研究。 四、农业气象学的发展历史(阅读) 五、中国21世纪对农业气象的需求 与发展前景(阅读) 第一章 大气 地球表层是由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及岩石圈组成。 地球大气经过原生大气(氢、氦、氖)、次生大气(二氧化碳、甲烷、氮、水汽、硫化氢和氨等)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演变而成。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结构 一、大气的组成 1. 干洁大气 氮和氧: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于有机体中,可以被土壤中的根瘤菌结合形成氮化物;另一方面闪电可将氮、氧结合起来形成氮氧化物。 人类与动物的呼吸与氧化作用;燃料的燃烧、腐败与分解。 2)臭氧 (1)臭氧的形成: (2)臭氧的垂直分布(20~30Km)与水平分布: (3)臭氧层被破坏:一方面是氟氯烃分解出来的Cl原子迅速地与臭氧发生链式反应: 另外氮氧化物也能和臭氧发生反生反应使臭氧分解: 3)二氧化碳 CO2的形成; CO2的时空分布; CO2的作用。 2. 大气中的水汽 大气中的水汽来源; 大气中的水汽的垂直分布; 水汽的作用: 3. 气溶胶粒子 气溶胶粒子的来源:包括人工源和自然源; 气溶胶粒子的分类: 气溶胶粒子的作用: 影响大气的能见度、影响地面空气温度; 影响叶面温度,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有些气溶胶粒子是大气的污染物,影响人体健康; 充当水汽凝结凝华的核心。 二、大气的垂直结构 大气质量随高度是呈指数规律递减的,大气总质量约为5.3*1015t,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293kg/m3,99%的大气质量是集中在35Km以下的。 大气的上界的确定通常有两种方法。 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1000~1200Km; 大气密度与宇宙大气密度近似相等的高度2000~3000Km。 3. 大气的垂直分层 WMO(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对流层:行星边界层。 平流层:~55Km,有时可见贝母云(珍珠云)。 中间层:~85Km,D层(60~90Km) 热层:~800Km,E层(90~130Km)和F层(160~350Km) 散逸层: 第二节 大气污

文档评论(0)

xinshengwen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1233133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