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一. 如何关怀遭遇灾难后的人? 人生无常,一些人会遭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性事件。灾难发生后,对于当事人的关怀接纳对他们来说十分必要。 有效的关怀必须具备以下的要素:“温水、面纸、陪伴、大耳朵小嘴巴、说停就停”。 1.无言的陪伴是恐惧者最重要的药方。很多人以为帮助别人需要说一些话来安慰他以使他觉得好一点,但根据心理大师所说,这是极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时候你所说出的话,其实大部分是为了减低自己内心焦虑的话,对恐惧而言其实都是废话。真正有效的,是你的存在及陪伴,对他们而然,无言的陪伴产生极大的安抚作用。 2.递上一杯温水。心理治疗大师面对个案叙述痛苦时候,曾说一杯温水胜于千万言语,手中感觉热水的温暖及眼见你关怀的动作,这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3.送上一张面纸。对于哭诉者,最错误的做法,是叫他们不要难过,这只是你害怕别人哭泣为自己说的话,假如你能够按住自己内心的恐惧,给他一张面纸,他会感觉被你接纳,终于有人可以让他大哭一场,心中刺痛便得疏解。 4.多听少说。打开你的耳朵,闭起你的嘴巴,聆听他说! 5.不要逼他说,他不想说就让他停在那里,受苦的人承受不起别人的推逼他。 十二.对自杀问题的错误看法主要有哪些? 人们对自杀这种行为所持的态度和认识差别很大。其中有一些错误的观念。若不加以纠正,对自杀预防不利。 1.自杀无规律可寻:自杀事件常常带有突发性,一旦发生,周围的人常感意外诧异。其实大部分自杀者都曾有过明显的直接或间接的求助信息。他们在决定自杀前会因为内心的痛苦和犹豫而发出种种信号。 2.宣称自杀的人不会自杀:当有些人向他人透露自己会自杀,尤其当用语带有恐吓成份时,他人以为他不过是说说而已,真正想死的人是不会把自己打算告诉别人的。研究表明,5O%的自杀企图者在自杀前曾向他人谈论过自杀,这种人很可能会有自杀的举动,必须高度重视。 3.一般人不会有自杀念头:很多人以为一般人不会有自杀念头。但是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30%~5O%的成年人都曾有过一次或多次自杀念头。对于性格健康,家庭关系好的人,自杀意念可能只是一闪而过,很少发展为真正的自杀行动;而性格或精神卫生状况存在问题的人在缺乏社会支持时,自杀念头有可能转变为自杀的行为。 4.所有自杀的人都是精神异常者:有人认为只有精神病患者才自杀。但事实证明,自杀的人大多不是精神病人,只有2O%的自杀者是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大多数自杀者是正常人。 5.自杀危机改善后就不会再有问题:有自杀企图的人经过危机干预状态改善后,情绪会好转。周围的人常常会误以为自杀危险性减低了,而放松防范措施。自杀危机改善后,至少在3个月内还有再度自杀的可能,尤其是抑郁病人在症状好转时最有危险性。 6.对有自杀危险的人不能提及自杀:很多人担心,对那些有情绪困扰的人,有自杀意念的人,主“动谈及自杀全加重他们的自杀动机;实际上受自杀困扰的人往往愿意别人与他倾谈,听他述说对自杀的感受,如果故意避开不谈,反而会因被困扰的情绪无从分解而加重情绪问题。 7.学业问题是青少年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不少人认为青少年正处在求学阶段。学业问题的困扰是导致青少年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但学者们研究发现,5O%以上青少年自杀者的自杀原因涉及与父母的关系,其次是男女感情,然后是学校问题。 十三. 心理委员在危机干预中的职责是什么? 1.善于发现学生已出现或潜在的问题; 2.重视所发现的问题 3.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上级报告 4.能主动的协助处理 第一部分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 一、什么是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的章程给健康如下的定义:“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和社会关系上的良好状态,不仅仅意味者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就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 ⊙智力正常 ⊙情绪稳定与愉快 ⊙行为协调统一 ⊙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适应能力 健康与不健康的区分 2 中度心理异常(深灰色) 1)特点 2)表现 3 重度心理异常 (黑色) 1)特点 2)表现 心理调节方法 1 认知调整法 2放松训练法 肌肉松弛法 系统脱敏法 3疏泄调节法 言语,书法,运动型发泄 4转移调节法 移情法 消遣法或 繁忙法 三、心理健康的人是什么样子? 1.本人不觉得痛苦 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2.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点整理(第二部分).doc
- 【临床指南】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_2014版).docx
- 1 服装造型轮廓.ppt
- 【六上】4.5相貌各异的我们----刘约翰.ppt
- 1 古诗词三首.2.ppt
- 1 观察人体识汉字_生字词学习.ppt
- 【六上】4.6原来是相互关联的----刘约翰.ppt
- 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教学设计 教案.docx
-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能专训(16-1)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doc
- 1 绿叶的梦(新).ppt
- 2025江浙沪居民睡眠健康小调研报告.pdf
-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范文.docx
- 团委活动方案(拓展).docx
- 汽车智能驾驶行业深度报告:端到端与AI共振,智驾平权开启新时代.pdf
- 小核酸行业深度:技术平台和适应症不断验证,迎来销售和临床密集兑现期-华福证券-2025.3.31-65页.docx
- 医药生物行业医疗AI专题报告二多组学篇AI技术驱动精准诊断实现重要突破-25031440页.docx
- CXO行业系列报告三寒冬已过行业需求逐步回暖-25031430页.docx
- 全国租赁市场报告2025年3月_可搜索.pdf
- 玩具行业“情绪经济”专题:创新玩法+IP赋能,重新定义玩具-华鑫证券-2025.docx
- 医疗保健行业PCAB抑制剂药物深度报告抑酸药物市场空间广阔PCAB抑制剂大有可为-25.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