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书籍装帧形式的演进历史.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装 《项目手册设计》 ---吴永坚 书籍装帧材料的演进历史 书籍装帧形式的演进历史 书籍装帧材料的演进历史 《易经》里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兽骨、龟甲上的甲骨文,以及青铜器上的钟鼎文,都是最初的书籍形式(见图1-1)。但它主要是记载当时统治阶级的情况,而不是以传播性质为主要目的,不完全是真正意义的书籍(大量复制与广泛传播) 图1-1 甲骨文 (1)甲骨文: (2)玉版 《韩非子·喻老》中有“周有玉版”的说法,又据考古发现,周代已经使用玉版这种高档的材质书写或刻文字了,但由于其材质名贵,用量并不是很多,多为上层社会的用品。 中国的具有书籍意义的书籍形式,是从简策开始的。简策始于商代(公元前14世纪),一直延续到后汉(公元2世纪),沿用时间很长。 用竹做的书,古人称作“简策”;用木做的,古人称为“版牍”。 版牍 简策 (3)简策与版牍 缣帛 (4)缣帛jiān bó 古代一种质地细薄的丝织品。古人在纸发明以前常在缣帛上书写文字。 书籍装帧形式的演进历史 1、简册形式 2、卷轴形式 3、折叠形式 4、册页形式 1.简册形式 将竹木削制成狭长的竹片或木片,统称为简。若干简编缀在一起叫“策”(册)又称为“简策”,编缀用的皮条或绳子叫“编”。 2. 卷轴装 卷轴装的形式始于汉代,卷的材料有帛(bó古时对丝织品的总称)的,也有纸的。在公元前1 0 5年以前,其材料大部分是缣帛。 3.旋风装亦称“旋风叶”、“龙鳞装”:长纸作底,首叶全裱穿于卷首,自次叶起, 鳞次向左裱贴于底卷上。 4.折叠形式——经折装 旋风装的改进,仍因翻阅不便,促使人们思求变革。于是出现了 折叠式的书籍。 5.册页形式 蝴蝶装——包背装——线装——平装——精装。 蝴蝶装 因翻书时,中间粘连,两边各半叶,如蝴蝶翼之展开,因此得名蝴蝶装。 蝴蝶装从卷轴形式到册页形式是一个飞跃 包背装:包背装的书籍除了文字页是单面印刷,且又每两页书口处是相连的以外,其它特征均与今天的书籍相似。 线装 始于明代中叶(公元14世纪),盛行于清代。它不用整纸裹书,而是将前后分开为封面和封地,不包书脊,用刀将上下及书脊切齐,打孔穿线,订成一册(见图1-8)。一般用四眼订法,也有用六针眼和八针眼的,讲究的还在上下角用丝织品包角。线装书的结构为:书衣(封面)、护页、书名页、序、凡例、目录、正文、附录、跋或后记。与现代书籍次序大致相同。由于蝴蝶装和线装的封面都是软面的,只能平放,不能直立,插架和携带都不方便,所以有的书由在外面加函套来装盛书籍,材料用硬纸板或木材,有纸盒、夹板、木盒等。 图1-8 线装书 平装:平装是根据现代印刷的特点,先将大幅面页张折叠成帖,配成册,包上封面后切去三面毛边,就成为一本可以阅读的书籍。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