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鲁枢元《创作心理学》 曹日昌《普通心理学》 王克俭《文学创作心理学》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 董奇,陶沙《脑与行为》 一含义: 什么叫写作主体 所谓写作主体就是进入写作思维和写作行为中的人。在写作活动中主体始终起着主导作用。他的写作素养、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写作活动的进行和作品的质量可以说写作正是写作主体素养和能力的体现。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写作主体的素质能力。 二、地位: 艾布拉莫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系统》 钱钟书的故事 文如其人的典故 人格与作文的关系 古有“文如其人”的说法。“文如其人”一词出自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答张文潜书》中评价他的弟弟苏辙的话“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后人常用来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或所表现的风格和作者本人的思想或风格一样 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沈德潜《说诗醉语》 宫廷中的孩子们个个英俊美丽是因为他们的贵族母亲美丽历代筛选积累所致。品格高尚的作者才会写出格调高雅的作品。 ——邹韬奋三十年代旅欧见闻 “诗乃人之行略人高则诗亦高人俗则诗亦俗。一字不可掩饰见其诗如见其人。” ——徐增《而庵诗话》 鲁迅先生在谈及“革命文学”时就指出只有先做“革命人”然后才能做“革命文学”“血管里出来的才是血水管里出来的都是水。”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人。像你这样的人过去从未存在过没有任何人具有你这样的特定的肉体和精神构造、你个人的背景以及你特有的经历。因为你是独一无二的你所具有的思想感情是别人从来没有过的如果你尊重你自己的独立性你就会真诚而独创地写出只有你能写的东西。正如爱默生说过的‘嫉妒是无知而模仿是自杀’”—— 美威廉·W·韦斯特《提高写作技能》 人格与作品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人格就是一个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三、写作主体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 1、写作主体为写作实践活动确定方向和目标 2、写作主体赋予写作客体以生命和灵魂 3、写作主体进行创造性的实际操作,将有关的写作客体弥纶成篇 4、写作主体对写作活动出现的各种矛盾进行控制调节 清代学者刘熙载说:“叙事有寓理,有寓情,有寓气,有寓识,无寓,则如偶人矣。”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吟雪》“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弥纶的意思是加工处理改造归纳补充挖掘 写作者的创造性加工: 如果事物是个别的,分散的,主体要—— 如果事物是单薄的肤浅的,主要要—— 如果事物是残缺不全,缺乏积极意义的,主体 如果客体是平淡无奇或者不便于直书其事的,主体要—— 《妈妈喜欢吃鱼头》 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家中很穷,一个月难得吃上一次鱼肉。每次吃鱼,妈妈先把鱼头夹在自己碗里,将鱼肚子上的肉夹下,极仔细地捡去很少的几根大刺,放在我碗里,其余的便是父亲的了。当我也吵着要吃鱼头时,她总是说: ? “妈妈喜欢吃鱼头。” 我想,鱼头一定很好吃的。有一次父亲不在家,我趁妈妈盛饭之际,夹了一个,吃来吃去,觉得没鱼肚子上的肉好吃。 ? 那年外婆从江北到我家,妈妈买了家乡很金贵的桂鱼。吃饭时,妈妈把本属于我的那块鱼肚子上的肉,夹进了外婆的碗里。外婆说:“你忘啦?妈妈最喜欢吃鱼头。” 外婆眯缝着眼,慢慢地挑去那几根大刺,放进我的碗里,并说:“孩子,你吃。” ???接着,外婆就夹起鱼头,用没牙的嘴,津津有味地嗍着,不时吐出一根根小刺。我一边吃着没刺的鱼肉,一边想:“怎么妈妈的妈妈也喜欢吃鱼头?” 29岁上,我成了家,另立了门户。生活好了,我俩经常买些鱼肉之类的好菜。每次吃鱼,最后剩下的,总是几个无人问津的鱼头。而立之年,喜得千斤。转眼女儿也能自己吃饭了。有一次午餐,妻子夹了一块鱼肚子上的肉,极麻利地捡去大刺,放在女儿的碗里。自己却夹起了鱼头。女儿见状也吵着要吃鱼头。妻说: ?? “乖孩子,妈妈喜欢吃鱼头。” 谁知女儿说什么也不答应,非要吃不可。妻无奈,好不容易从鱼肋边挑出点没刺的肉来,可女儿吃了马上吐出,连说不好吃,从此再也不要吃鱼头了。 ??? 打那以后,每逢吃鱼,妻便将鱼肚子上的肉夹给女儿,女儿总是很艰难地用汤匙切下鱼头,放进妈妈的碗里,很孝顺地说: ??“妈妈,您吃鱼头。” 打那以后,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女人做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 沈复《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 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