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教学课件:第2课《李白诗四首》 .pptVIP

2016春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教学课件:第2课《李白诗四首》 .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春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教学课件:第2课《李白诗四首》

一、看诗题,找信息: 《丁都护歌》—— 关于“丁都护歌”的来源,《宋书·乐志》记载 说,彭城内使徐逵之被鲁轨杀了,宋高祖(即宋武 帝刘裕)派府内丁直督护去处理后事。徐逵之的 妻子是宋高祖的长女,她叫丁督护到她的府阁下, 亲自询问殡殓之事,每问一句,都叹息“丁督护!” 语声很哀切。后人根据她的悲叹声进一步推衍成 这支歌曲。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所保存的《丁 督护歌》都是咏叹军旅生活的艰苦和思妇 的哀怨的。 二、找“境”思“意”: 1、在诗中找出描写“纤夫”劳苦 的句子。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       “吴牛”乃江淮间水牛,“南土多暑而此牛畏热,见月疑是日,所以见月则喘。”这里巧妙点出时令,说“吴牛喘月时”比直说盛夏酷暑具体形象,效果好得多。 “拖船”与“上征”照应,可见是逆水行舟,特别吃力,纤夫的形象跃然纸上。读者仿佛看见那褴褛的一群,挽着纤,喘着气,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步一颠地艰难地行进着……   气候如此炎热,劳动强度如此大,渴,自然成为纤夫们最强烈的感觉。然而生活条件如何呢?渴极也只能就河取水,可是“水浊不可饮”呵!“壶浆半成土”,这哪是人喝的水呢。说“不可饮”,言下之意是不可饮而饮之,控诉的力量尤为含蓄。纤夫生活条件恶劣岂止一端,而作者独取“水浊不可饮”的细节来表现,是因为这细节最具水上劳动生活的特征;不仅如此,水浊如泥浆,足见天热水浅,又交待出“拖船一何苦”的另一重原因。      以上就拖船之艰难、生活条件之恶劣、心境之哀伤一一写来,似已尽致。 不料末四句却翻出更惊心的场面。 “磐石”大且多,断难达于江边(“江浒”)。此照应“拖船一何苦”句,极言行役之艰巨。“无由达”而竟须达之,更把纤夫之苦推向极端。为造成惊心动魄效果,作者更特出“磐石”之多之大,“石芒砀(广大貌)” 表明:这是采之不尽、输之难竭的,而纤夫之苦亦足以感伤千古矣。    2、诗中那些句子描写了“纤夫”们的 心情?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解析: 纤夫们拖着船,唱着号子,歌声 凄切哀怨,故口中唱,心中悲,泪水 更是如雨一样零落不止。 此两句写纤夫的心境。但不是通过直接的心理描写,而是通过他们的歌声即拉船的号子来表现的。称其为“都护歌”,乃极言其声凄切哀怨,故口唱心悲,泪下如雨,这也照应了题面。 小结: 这首诗诗人运用乐府旧题, 另创新意,通过写纤夫们 夏日拖船之苦,表达了诗人 对下层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全诗处处以形象画面代替叙写,由于所取形象集中典型,写来自觉“落笔沉痛,含意深远”,实为“李诗之近杜者”(《唐宋诗醇》)。 越女词 耶溪采莲女, 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 佯羞不出来。 【赏析】   《越女词》是李白在越地会稽一带所作。描写越女美丽的容貌和活泼的姿态。诗的题材和语言受到南朝民歌影响,风格清新活泼。 体现了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风。 此诗写越中采莲少女活泼可爱的神情动态。 相关资料云: “说情处,字字使人心宕。 非“佯羞”二字,说不出“笑入”之情。 ” “棹”、“入”二词入神之笔。“棹”指摇船的动作。摇船时还唱着歌,可见行船之轻松欢快;“入”是“笑”着划船钻入荷花里面,欲出不出,假装害羞,天真活泼之态,历历在目。 思考: 两首刻画少女形象的手法异同 越女词 耶溪采莲女, 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 佯羞不出来。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 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再读以下李清照的词,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整个上片以静写动,以花喻人,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荡完秋千后的神态。词人不写荡秋千时的欢乐,而是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此刻全部动作虽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在荡秋千时的情景,罗衣轻飏,象燕子一样地在空中飞来飞去,妙在静中见动。 由干荡秋千时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额上还渗有晶莹的汗珠。这份娇弱美丽的神态恰如在娇嫩柔弱的花枝上缀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露浓花瘦”一语既表明时间是在春天的早晨,地点是在花园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 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 “袜铲”,指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 着袜子走路。“金钗溜” 是说头发松散,金钗下滑坠地,写匆忙惶遽 时的表情。 “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 作了精确的描绘。“和羞”者,含羞也; “走”者,疾走也。然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