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与加缪.ppt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萨特与加缪

第五章 萨特与加缪 ‘ ‘ 第一节 存在主义文学的定义 第二节 存在主义文学的特点 第三节 萨特的《恶心》 第四节 加缪的《局外人》 ; 存在主义大师 萨特(1905-1980) ; ; 波伏瓦与萨特 ; 波伏瓦与沙特 他的作品在法国受欢迎程度绝不比雨果差。44岁获诺贝尔文学奖,是获奖者中少数几个低于50岁的人,但可惜的是47岁他就死于车祸。 ; 早年生活贫困,靠母亲帮佣度日。1931 年进阿尔及尔大学哲学系,半工半读 。 ; 阿尔贝·加缪(1913-1960) ; 第一节 存在主义文学的定义 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它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存在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主要表现在战后的法国文学中,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达到了高潮。 ‘ 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者是丹麦人克尔凯戈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在德国开始流行,其主要代表是海德格尔与雅斯贝尔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在法国思想界占居重要地位,一些作家通过文艺作品进行宣传,扩大了存在主义影响。六十年代后,存在主义思潮被其他新流派所代替,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就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变种。 ’ 存在主义思想家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有人说,世上有多少个存在主义哲学家,就有多少种存在主义。 法国的存在主义基本上分成两大派别:一是以西蒙娜·薇依和加布里埃尔·马赛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二是以让·保罗·萨特、阿尔贝·加缪、德·波伏瓦为代表的无神论存在主义。 从文学的社会影响看,萨特(1905-1980)和加缪(1913-1960)最为重要,他们都是法国文学家。尤其是萨特,他是存在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人的前景》、《辩证理性批判》等,奠定了这种文学的理论基础。 ‘ 存在主义者否定客观事物的独立存在,认为只有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而且这种真正的存在和客观现实永远是对立的,不可能统一的。萨特宣称:“存在”即“自我”,“存在先于本质,换言之,必须以主观性为出发点。”这就是说,客观事物的本质是由主观意识决定的。 ’ 存在主义认为,个人价值高于一切,个人与社会是永远分离对立的。人是被扔到世界上来的,客观事物和社会总是在与人作对,时时威胁着“自我”。萨特在他的剧本《禁闭》中有一句存在主义的名言:“他人就是(我的)地狱。” 存在主义者把恐惧、孤独、失望、厌恶、被遗弃感等,看成是人在世界上的基本感受。在他们看来,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不知道自己死亡的来临,无所谓对死亡的恐惧;而人能知道自己终究不免一死。 ; 存在主义者否定艺术的认识作用,认为艺术作品不能反映现实,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人的心灵冲动,给人以感受的能力,使人的“非理性的感觉清晰、明确起来”。 他们认为,艺术家的目的是创造自己的世界,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和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艺术地再现客观世界。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往往是描写荒谬世界中个人的孤独、失望以及无限恐惧的阴暗心理。 ‘ 萨特的存在主义: 以 “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为三要素。面对人生和世界的荒谬,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人存在并选择着,自由创造,而后获得自己的本质;人在创造自我本质的过程中,享有充分自由。像戏剧《死无葬身之地》,他让人物置身艰难困境中,自由选择,自己决定道路。 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有萨特的小说《恶心》、哲理剧《禁闭》和加缪的小说《局外人》等。 ’ 第二节 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 萨特是存在主义的倡导者,他首先把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应用到文学中去,创立了无神论存在 主义文学流派。这一流派宣扬人的“存在先于本质”, 证明上帝并不存在;反对顺从主义,主张确立新的人道 主义。存在主义文学描绘世界和人生现实的荒诞性,否定理性至上的乐观精神;它剖析人的忧虑和绝望的情感, 但要求人们必须有为了光明合理的生活而斗争的勇气。 ‘ 萨特于193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恶心》开了无神论存在主义文学的先河。他于1943年发表的哲学著作《存 在与虚无》是存在主义的纲领,1944年上演的戏剧《密室》加强了存在主义文学的影响。 萨特的《恶心》和加缪的《局外人》(1942)颇象姊妹篇,它们描绘了一个令人厌恶的荒诞世界,生活在其中的都是些忧虑的、彷 徨无主的“多余人”。这是早期存在主义文学作品的第一个特征。 ’ 1946年萨特发表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 主义》的论著,是存在主义的另一篇重要宣言。萨特在 战后的作品中体现了“新人道主义”精神,例如在《恭 顺的妓女》(1947)中,作者谴责了种族主义的罪恶行 为,对被压迫被损害的黑人寄予深切同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